字好书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时间: 2025-08-04 09:38:42

诗句

常爱东陵早拂衣,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看我扁舟几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9:38:42

原文展示: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常爱东陵早拂衣,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看我扁舟几日归。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爱在东陵的清晨轻拂衣襟,然而我离开时却未曾叩响荆扉。请你在天柱峰头眺望,看看我这只小舟需要几天才能归来。

注释:

  • 东陵:指东陵山,象征清幽的地方。
  • 拂衣:轻拂衣服,象征着悠闲和自在。
  • 荆扉:荆门的门,指的是朋友家门,代表对友人的思念。
  • 天柱峰:高耸的峰峦,象征眺望远方的理想。
  • 扁舟:小舟,象征旅途的艰辛。

典故解析:

  • 东陵:历史上有名的隐士聚集地,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 荆扉:荆门是古代的一个著名地名,寓意着朋友的居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叔行,号归隐,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途中,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的描写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言辞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自己在旅途上的闲适心情。诗中的“东陵”与“荆扉”构成了一个对比,前者代表了作者向往的隐逸生活,后者则是与友人相聚的现实。诗人在开头便表达了对东陵生活的钟爱,即使在行旅之中,也不忘与友人保持联系。通过“凭君天柱峰头望”一句,诗人不仅传达了对友人期盼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字数不多,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常爱东陵早拂衣”:表达作者对于东陵宁静生活的热爱。
    • “我行曾不叩荆扉”:说明在离开时未曾打扰友人,流露出一丝愧疚。
    • “凭君天柱峰头望”:寄托希望于友人,呼唤其在高处眺望。
    • “看我扁舟几日归”:希望友人能知道自己旅途的时间,暗含对友谊的期盼。
  • 修辞手法

    • 对比:东陵的清幽与荆扉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友人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情与自然的交融。

意象分析:

  • 东陵: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
  • 荆扉:象征友情与现实的人际关系。
  • 天柱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希望。
  • 扁舟:象征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回归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陵”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人之地
    • B. 宁静的隐逸生活
    • C. 旅途的方向
    • D. 自然的险境
  2. “凭君天柱峰头望”中的“君”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友人
    • C. 自然
    • D. 山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虽然背景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均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四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三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一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登庐山诗二首 其二 登庐山诗二首 其一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其二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代鸣雁行 中兴歌十首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移时节 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滴滴 十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华亭鹤唳 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萨那罕 毛头毛脑 韋字旁的字 一阶半级 放钱 刺山 风卷残雪 耒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不平而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