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10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在临安的城郭半池台边,曾经香气扑面而来。
如今不见当时的翠绿轿子上的女子,今年的田间又开满了花。
“翠軿女”可以理解为古代女子乘坐的轿子,象征着富贵与美丽,常用于描绘温柔和娇美的女性形象。诗中提到的“香尘”,则反映了当时繁华的气象和女子出行时的美好场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华,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试图通过描写自然和美丽的女子,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两句描绘了临安城郭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香尘扑面”这句,传达出当年繁华的盛况,令人留恋。而“翠軿女”则是那个时代女子的象征,代表着青春、活力和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时光的变迁,诗人感叹如今不见当年的美丽女子,然而“今年陌上又花开”又让人感到希望。即使美人已不复存在,但自然依旧繁花似锦,生活依然充满生机。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生活继续的乐观情绪。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情感。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怀旧与希望,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虽然人事已非,但生活依旧美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軿女”象征什么?
“临安城郭半池台”的意象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的“香尘扑面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