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5:29
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
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
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听说江陵府的风光,云雾飘渺,宁静如烟。
这里的白鱼鲜美得像切割的玉石,朱橘则不计较钱财的价值。
水面上远处的湖边,树木成荫,而如今我的船又在何处呢?
青山各自在眼前,却只能遥望峡中那片天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历史、现实为题材,表现了对社会的关怀与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峡隘》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的某一阶段,反映了他对家园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描绘的江陵府的自然景色,与他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失落与追寻的哲思。
《峡隘》展现了杜甫对江陵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无尽漂泊的无奈。首联“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开篇平静,似乎在描绘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但随即引出内心的孤寂。“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两句则通过自然的美味,反衬出人间的浮躁与物欲,表现出一种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的出现,诗人又将思绪转向自己的漂泊,感受到一种无归的悲哀。最后一句“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则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青山近在眼前,内心的渴望却远在天边。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是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抒发。
《峡隘》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白鱼如切玉”中的“玉”主要象征什么?
全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