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53
《雨过苏端(端置酒)》
作者:杜甫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
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
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
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
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
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
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
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
况蒙霈泽垂,粮粒或自保。
妻孥隔军垒,拨弃不拟道。
鸡鸣的时候风雨交加,久旱之后的云彩也显得格外美好。
我手杖拄着走入春泥,清晨早起却没有食物。
诸家都在回忆过去的经历,一顿饭的痕迹都被轻易抹去。
苏侯来过几次,大家欢喜地倾倒酒杯。
但也可怜那些人,呼唤儿女准备梨和枣。
混浊的酒液在眼前,尽情地醉倒抱着心情。
屋角的花儿红艳,墙角的草儿郁郁葱葱。
亲朋好友欢声笑语,喧闹中却也畏惧衰老。
更何况这恩泽降临,粮食或许能自保。
妻儿儿女隔着军垒,抛弃了不想说的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苏侯”指的是苏轼,苏家在文人圈子中以好酒著称,诗中提到的“倾倒”即表示饮酒的快意。杜甫借此典故,表达人际之间的欢乐与温情。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乱民困之际。杜甫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动荡不安,诗中对家庭和睦与酒宴欢聚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雨过苏端(端置酒)》通过描写雨后春泥和酒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引入,鸡鸣和风雨交加的场景,伴随久旱之后的云彩,饱含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接着,诗人自述一早起身却没有食物,表现了生活的艰辛。
随着“诸家忆所历”的转折,诗人回忆起往日的欢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苏侯得数过”一句,既是对友人苏轼的称颂,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酒宴的热闹与欢声笑语中,却隐含着对衰老的恐惧,令人唏嘘。
整首诗在描绘欢聚的同时,透出一丝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感慨。最后,诗人提及“妻孥隔军垒”,暗示着家庭的分离与战乱的痛苦,突显了人间冷暖与社会动荡的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欢聚的酒宴为背景,反映了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对生活的渴望与对幸福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分离与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酒宴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展现出对生活复杂而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自然景象?
A. 鸡鸣风雨交
B. 浊醪必在眼
C. 亲宾纵谈谑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苏侯”指的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王维
诗中提到的“妻孥隔军垒”意指什么?
A. 夫妻团聚
B. 战乱中的家庭分离
C. 家庭和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