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8:55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作者:杜甫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
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
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
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春时节宿于湘潭附近的凿石浦,感受到的风景之美与内心的忧虑。诗人感到旅途的劳累,春天的江山如诗如画,然而江面却无风,舟船也不敢随意停泊。夕阳西下,湖面上渐渐笼罩着淡淡的暮色,天边的星星渐渐显露出来,而缺月还未升起,只有青灯下的影子显得沉寂无光。穷困的旅途上,才子佳人的异才之士频现,而乱世中却少有恩惠。普通人也难免放荡不羁,匆匆度过岁月。诗人感到文化和文人的忧患依旧存在,圣贤之人则留下深远的教诲。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苦难,诗作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而著称。
《宿凿石浦》写于杜甫晚年的漂泊生活,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在流亡生涯中感受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深切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
《宿凿石浦》是一首充满了春日气息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人在仲春的美丽江山中,虽被美景所吸引,却无法摆脱旅途的劳苦。开篇“早宿宾从劳”一句,便道出诗人的疲惫与辛苦;而“仲春江山丽”则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使用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湖面与夜空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尽管有才子佳人频现,但乱世中的人们却难以获得应有的恩惠,表达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世的交替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杜甫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古典诗词的深邃和韵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反映了在美景之下,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无奈,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仲春”是指哪个季节?
诗中的“舟楫敢不系”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