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06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夜晚的竹子透出一丝清凉,侵入我的卧室,院子里野外的月光洒满了每一个角落。露水如涓涓细流般滴落,稀疏的星星时隐时现。黑暗中飞舞的萤火虫自顾自地照亮自己,水边栖息的鸟儿互相鸣叫。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我只能在这空荡荡的清夜里感到一丝悲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素有“诗圣”之称。他生于盛唐,历经安史之乱,亲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作品多描写民生疾苦,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倦夜》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常感孤独、无奈和悲凉,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倦夜》以清冷的夜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以竹子和月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然而,随着“重露成涓滴”,诗人将读者带入一种更为细腻的感受之中,露水的滴落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在“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中,萤火虫的微弱光芒与鸟儿的鸣叫,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但细细品味,似乎又在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对世事纷乱的悲叹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表现了杜甫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悲痛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露”是如何描写的?
A. 滴落如涓流
B. 密集如雨
C. 稀疏如霜
答案:A
“万事干戈里”中“干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争吵
答案:B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A. 竹凉侵卧内
B. 暗飞萤自照
C. 水宿鸟相呼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