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时间: 2025-04-26 21:00:30

诗句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不闻汉主放妃嫔,

近静潼关扫蜂蚁。

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粉期。

未如面缚归金阙,万一皇恩下玉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30

原文展示:

青丝白马谁家子,
粗豪且逐风尘起。
不闻汉主放妃嫔,
近静潼关扫蜂蚁。
殿前兵马破汝时,
十月即为齑粉期。
未如面缚归金阙,
万一皇恩下玉墀。

白话文翻译:

谁家的年轻子弟骑着白马,
粗犷豪放,随风尘而起。
听说汉朝的皇帝并未放走妃嫔,
在静谧的潼关只是在驱赶蚂蚁。
当殿前的兵马破坏你的时候,
十月将会变成你骨肉的齑粉。
不如被绑回到皇宫,
万一能得到恩宠于玉阶之上。

注释:

  • 青丝:指年轻人,通常形容年轻的男子。
  • 白马:象征高贵和勇气,常用来描写豪杰或骑士。
  • 逐风尘:指追逐风尘,形容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 汉主:指汉朝的皇帝,这里暗指历史上的汉武帝。
  • 妃嫔:皇帝的妃子和嫔妃。
  • 静潼关:潼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此处指代一个安静的场所。
  • 齑粉:指骨肉被剁成粉末,象征死亡或被消灭。
  • 金阙:指皇宫,象征权力和尊贵。
  • 皇恩:皇帝的恩宠,指皇帝对臣子的厚爱。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汉主放妃嫔”,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位时有许多妃嫔,但在某些历史事件中也有放逐妃子的情况。潼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关口,曾经是战争和权力争夺的重要地点。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对权力斗争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青丝》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杜甫在此时表达了对权力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感受,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歌鉴赏:

《青丝》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青丝白马”描绘了年轻人潇洒的姿态,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对比手法展开,前半部分描绘了年轻人的豪放与追逐,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权力和死亡的思考。

诗人以汉主的妃嫔为引,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潼关的宁静与战乱的兵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最后两句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权力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未如面缚归金阙”的强烈愿望。

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切感悟,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丝白马谁家子:开篇即引人入胜,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关注豪杰之子。
  2. 粗豪且逐风尘起:描绘了年轻人的英姿,象征着不羁与自由。
  3. 不闻汉主放妃嫔:引入历史,暗示权力的变幻。
  4. 近静潼关扫蜂蚁:展现了平静与动荡之间的对比,暗示了历史的沉重。
  5. 殿前兵马破汝时:描绘了战乱的场景,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6. 十月即为齑粉期:隐喻死亡,象征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7. 未如面缚归金阙:表达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安全的向往。
  8. 万一皇恩下玉墀:最后的希望,表达对皇权的依赖和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丝白马”比喻年轻人的豪情。
  • 对仗:如“粗豪且逐风尘起”和“不闻汉主放妃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十月即为齑粉期”,表达了对死亡的深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年轻人的豪情与对权力和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渺小,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个人安宁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丝:象征年轻与希望。
  • 白马:象征勇气与豪情。
  • 潼关:象征历史与战乱。
  • 金阙:象征权力与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丝白马”指代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妇女
    D. 小孩

  2. “万一皇恩下玉墀”中的“皇恩”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恩宠
    B. 皇帝的愤怒
    C. 皇帝的决策
    D. 皇帝的遗产

  3. 诗中提到的“潼关”象征什么? A. 安宁
    B. 战乱
    C. 财富
    D. 和平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情感更加沉重。
  • 李白《庐山谣》: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风格更为洒脱。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悼室人诗十首 其六 悼室人诗十首 其四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三 悼室人诗十首 其二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一 清思诗五首 其五 清思诗五首 其四 清思诗五首 其三 清思诗五首 其二 清思诗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鹏游蝶梦 包含鹊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左辬 谨刻 枫林 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饍宰 逢机遘会 韋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咎有应得 论德使能 月字旁的字 万古 止字旁的字 诸如此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