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4
湖为幽人有,素秋来淡之。
歌喉渐萧瑟,公子动归思。
烟雨添僧影,霜枫点岫姿。
六桥风景外,不在早春时。
这湖泊是幽人所独有,淡淡的秋天悄然来临。
歌声渐渐显得萧瑟,公子心中开始涌起归乡的思念。
烟雨中增添了僧人的身影,霜打的枫树映衬着山岫的姿态。
六座桥的美景在眼前,却不再是早春的景象。
黄渊,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擅长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作于明代,正值秋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描写西子湖的四季变换,传达出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西子湖四首 其二》是黄渊在描写西湖秋景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湖为幽人有”引入,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仿佛湖水本是为隐士而存在。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到来,带来了淡淡的冷意,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歌喉渐萧瑟,公子动归思”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在秋日的萧瑟氛围中,贵族子弟内心的迷惘与思乡之情。此时此刻,歌声不再明朗,情绪也变得沉重,反映出秋天的孤寂和愁思。
接下来的“烟雨添僧影,霜枫点岫姿”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静谧的气氛。烟雨中的僧人,霜打的枫树,都是秋天的象征,给人一种深秋时节的寒冷与思索。
最后一句“六桥风景外,不在早春时”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六桥的美景虽在眼前,但早春的生机已不复存在,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秋天的沉寂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以西子湖的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诗中“湖为幽人有”中的“幽人”指的是?
A. 隐士
B. 士大夫
C. 商人
D. 乡民
诗中提到的“四桥”指的是哪座著名的湖泊?
A. 西湖
B. 太湖
C. 洞庭湖
D. 洪泽湖
“歌喉渐萧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