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14
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鸟乌未觉常先晓,
笋蕨登盘始见春。
敛手还他能者作,
从来刀笔不如人。
全诗翻译:
第一句:连鸟儿和乌鸦都还未觉察,自己却已经先行觉晓。
第二句:春天刚刚到来,笋和蕨类开始在山盘上生长。
第三句:把手收回,还是让有才能的人去做。
第四句:自古以来,写文章的刀笔不如人。
“从来刀笔不如人”可以理解为古往今来的文人往往不如有实践能力的人,体现了诗人对实用能力的推崇。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多表现个性,风格独具,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题材,在诗词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对官场的感悟与反思。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黄庭坚对文人的地位和能力有了更深的思考,表达了对能者的尊重与对文人角色的怀疑。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黄庭坚对春天的感悟,以及他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首句“鸟乌未觉常先晓”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鸟儿在春晨的早起象征着新生与觉醒。而“笋蕨登盘始见春”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欣喜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才能的重视和对文人角色的自省。收手不做的态度,反映出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对他人能力的肯定,这是一种谦逊的表现。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却在情感上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生命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体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位文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能力的敬重展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笋蕨”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敛手还他能者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自负
B) 谦虚
C) 无所谓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激昂
C)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