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其二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6:39:55

诗句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9:55

原文展示: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白话文翻译:

真正的弥勒佛,他的化身有千百亿个。如果问到下生之时,他就不会再打这鼓笛了。

注释:

  • 弥勒:佛教中的弥勒佛,未来佛,象征着慈悲和快乐。
  • 真弥勒:指真正的弥勒佛,与假冒者相对。
  • 分身千百亿:形容弥勒佛的化身无数,可以随处现身。
  • 下生时:指未来降生为人时。
  • 鼓笛:乐器,象征着欢快和热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风格多样,涉及哲学和道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世间的期望和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弥勒佛的形象为中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弥勒佛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欢乐和宽容,诗人通过对弥勒的描绘,传达了对普世幸福的向往。诗中“分身千百亿”展现了佛教的无量慈悲,暗示慈悲的力量无处不在,能够影响每一个生命。最后一句“不打这鼓笛”,则表达了一种对喧嚣的超然态度,似乎在暗示,在真正的觉悟中,世俗的欢声笑语变得不再重要,这种深邃的哲学思考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弥勒真弥勒”:强调弥勒佛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可能暗指对伪佛的批判。
  • “分身千百亿”:以夸张手法描绘弥勒佛的广泛影响力,表明他能够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世。
  • “若问下生时”:引导读者思考未来的命运和转世的意义。
  • “不打这鼓笛”:表明一种超脱的境界,未来的觉悟超越了物质的欢愉。

修辞手法

  • 夸张:将弥勒佛的化身形容得千百亿,突出其无量的慈悲。
  • 对比:现世的欢快与未来的宁静形成对比。
  • 暗喻:鼓笛象征着世俗的快乐,暗示佛教追求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弥勒佛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世俗的超脱,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体现了黄庭坚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与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弥勒: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欢乐。
  • 分身:代表着无数的慈悲与关怀,给予世人温暖。
  • 鼓笛:象征世俗的声音,反映了人们对快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弥勒佛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快乐与希望
    • C. 忧虑
    • D. 恐惧
  2. 诗中提到的“鼓笛”象征什么?

    • A. 欢乐的生活
    • B. 忧伤的旋律
    • C. 世俗的喧嚣
    •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读《庐山谣》和《登高》,同样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均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但黄庭坚更加强调佛教的哲理,而王维则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子夜歌 六首 其五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七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八 子夜冬歌八首 其二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一 子夜吴歌四首 其一 子夜冬歌 其二 子夜四时歌 子夜秋歌 其四 子夜秋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零四散 朽木枯株 飞煽 己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外宽内深 包含热的词语有哪些 晏安酖毒 嚼舌头 韋字旁的字 包含冬的成语 玩物溺志 翊圣 色容 用字旁的字 佳偶自天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