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6:29
原文展示: 春昼 寇准 〔宋代〕 年长追游兴渐凋,况兼巴峡景萧萧。 闲斋为谢杨花到,时拂残书慰寂寥。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岁的增长,追逐游玩的兴致逐渐减退,更何况巴峡的景色如此萧条。 在闲暇的书斋中,感谢杨花的到来,不时拂拭着残旧的书籍,以此慰藉内心的孤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此诗可能作于寇准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色的感慨。
创作背景: 寇准在晚年时,可能因政治生涯的起伏和年岁的增长,感到生活的孤寂和自然的萧条。这首诗通过描绘巴峡的萧瑟景色和书斋中的静谧生活,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首句“年长追游兴渐凋”直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游玩的兴趣逐渐减少。次句“况兼巴峡景萧萧”进一步以巴峡的萧条景色来强化这种心境。后两句“闲斋为谢杨花到,时拂残书慰寂寥”则通过书斋中的日常活动,展现了诗人如何在孤独中寻找慰藉,感谢自然的馈赠,并通过阅读旧书来抚慰内心的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年长追游兴渐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游玩的兴趣增加 B. 对游玩的兴趣减少 C. 对年岁的增长无感 D. 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答案:B
“闲斋为谢杨花到”中的“杨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雪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A
诗中“时拂残书慰寂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消极避世 B. 积极进取 C. 在孤独中寻找慰藉 D. 对生活无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