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8:45
原文展示: 忆岐下小池 寇准 〔宋代〕 长忆西园清夜景,酒阑无不独临池。 可怜陇月三更白,谁见红蕖露滴时。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回忆起西园那清幽的夜晚景色,每当酒宴结束,我总会独自走到池边。 那陇上的月亮在三更时分显得格外明亮,但有谁能见到红莲花瓣上露珠滴落的时刻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回忆自己在岐下(今陕西宝鸡)西园的一个清幽夜晚,独自临池观赏月色和荷花的情景。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长忆西园清夜景”一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对过去某个美好夜晚的回忆。“酒阑无不独临池”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临池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可怜陇月三更白,谁见红蕖露滴时”则通过对比明亮的月光和无人知晓的荷花露珠,加深了诗中的孤寂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寇准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一个清幽的夜晚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孤独时刻的享受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寇准的其他诗作,如《春日登楼怀归》等,都体现了他的清新自然风格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寇准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