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01:09
原文展示:
春望书事
寇准 〔宋代〕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白话文翻译:
因为晴朗,我每天都会走向吟诗的台子,放眼望去,山城的景色开阔。
白色的鸟儿静静地飞向沙滩边的浦口,落花悠闲地随着野泉飘来。
客人的忧愁已经被杨柳的烟雾所沾染,春天的美景难以忍受蜀地的魂魄催促。
看着即将消逝的花香无处寻问,只能将剩余的兴致寄托在黄酒上。
注释:
- 纵目:放眼望去。
- 沙浦:沙滩边的浦口。
- 杨烟:杨柳的烟雾,这里比喻忧愁。
- 蜀魄:蜀地的魂魄,指蜀地的风物或文化。
- 流芳:指花香消逝。
- 殢黄醅:沉溺于黄酒中,指借酒消愁。
诗词背景: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春望书事》描绘了春天山城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客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山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白鸟、落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客愁已被杨烟染”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客愁的深刻体验。最后两句“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选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寇准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 诗人因为天气晴朗,每天都会到吟诗的台子上去,放眼望去,山城的景色开阔。
-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 白色的鸟儿静静地飞向沙滩边的浦口,落花悠闲地随着野泉飘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
-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 客人的忧愁已经被杨柳的烟雾所沾染,春天的美景难以忍受蜀地的魂魄催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客愁的深刻体验。
-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 看着即将消逝的花香无处寻问,只能将剩余的兴致寄托在黄酒上,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客愁已被杨烟染”中,杨烟比喻忧愁。
- 拟人:“落花闲逐野泉来”中,落花被赋予了悠闲的动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客愁的感慨。通过描绘春日山城的景色,诗人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客愁的深刻体验,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选择。
意象分析:
- 白鸟:象征宁静和自由。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杨烟:象征忧愁和无奈。
- 黄醅:象征借酒消愁的无奈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愁已被杨烟染”中的“杨烟”比喻什么?
A. 忧愁
B. 春天
C. 杨柳
D. 烟雾
- 诗中“落花闲逐野泉来”中的“落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春天的到来
C. 自由
D. 宁静
- 诗中“但将馀兴殢黄醅”中的“黄醅”象征什么?
A. 酒
B. 忧愁
C. 自由
D. 无奈
答案:
- A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以春日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寇准的《春望书事》与杜甫的《春望》都以春日景色为背景,但寇准的诗更多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歌,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对唐宋时期的诗歌有详细的鉴赏和解析,适合深入了解唐宋诗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