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文殊院

《文殊院》

时间: 2025-05-06 17:43:17

诗句

紫玉屏风敬佛筵,诸峰如笏上青天。

偶来山寺空无主,惊起白猿松际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3:17

原文展示:

紫玉屏风敬佛筵,
诸峰如笏上青天。
偶来山寺空无主,
惊起白猿松际眠。

白话文翻译:

在紫玉屏风前设立佛教的筵席,
众多山峰如同神州之笏,直插云天。
偶尔来到这山寺,却空无一人,
惊动了松树间安睡的白猿。

注释:

  • 紫玉:指一种紫色的玉石,象征着尊贵和神圣。
  • 屏风:用来隔断空间或装饰的屏障,通常用于佛教仪式上。
  • 佛筵:指佛教的宴席,通常为敬佛而设。
  • 诸峰如笏:形容山峰的形态,"笏"是一种古代官员的礼器,意指山峰高耸。
  • 空无主:表示寺庙内没有僧侣或主人。
  • 白猿:指白色的猿猴,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山寺的清幽和自然的安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和自然的敬仰。紫玉屏风和佛筵的设置暗示了对佛教的尊重,而“惊起白猿”的意象则表明了山寺的空寂和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超,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资料相对较少,但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佛教为题材,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向往。在山寺中,诗人与自然的静谧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文殊院》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山水诗。诗的开头通过“紫玉屏风敬佛筵”描绘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个庄严的宗教仪式。诗人用“诸峰如笏上青天”将高耸的山峰与古代官员的礼器相提并论,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人类文化的结合。接下来的“偶来山寺空无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寺庙的空无不仅是人去楼空的景象,也是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最后一句“惊起白猿松际眠”,将自然的生灵与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白猿的惊起是诗人在此处的心灵共鸣,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佛教的敬仰,体现了诗人渴望内心平静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玉屏风敬佛筵:设置佛教仪式的屏风,体现了对佛教的尊重。
  2. 诸峰如笏上青天:山峰的形态高耸入云,展示了自然的伟岸。
  3. 偶来山寺空无主:意外来到这座山寺,发现寺庙无人,增添了孤独的气氛。
  4. 惊起白猿松际眠:打扰了在松树间安眠的白猿,象征着对自然的干扰与和谐的破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笏”,形象生动,彰显其高大。
  • 拟人:白猿的安睡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对仗:如“空无主”和“惊起白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通过对山寺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教的和谐关系,彰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玉:象征尊贵,代表着对佛教的崇高敬意。
  • 屏风:象征着宗教仪式的庄重。
  • 白猿: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传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玉屏风”意指:

    • A. 普通的屏风
    • B. 尊贵的屏风
    • C. 竹制的屏风
  2. 诗中“诸峰如笏”表达了什么?

    • A. 山峰低矮
    • B. 山峰高耸
    • C. 山峰平坦
  3. 诗中“空无主”指的是什么?

    • A. 有很多人
    • B. 没有人
    • C. 有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题都城南庄》 by 崔护

诗词对比:

对比蒋超的《文殊院》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蒋超则融合了佛教的意象,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京口 下第东归作 暮春述怀 闲居 郊居作 宫词 帝京二首 早朝 醉赠刘十二(一作寄岭南张明府) 过雍陶博士邸中饮(一作赠陈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从考舅 空白 怙才骄物 点胸洗眼 北窗之友 行政公署 辛字旁的字 包含惺的词语有哪些 存亡绝续 行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须眉巾帼 雨字头的字 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附乔 突如其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