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7:25
伤死奴
作者: 刘夷道 〔唐代〕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
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死亡深邃的感慨。人生如同轻薄的丹籍,容易消逝;而通往黄泉的路却是漫长而深远的。与此相比,江陵的树木能够历经千秋,长久地扎根大地,成为常青的森林。
作者介绍:刘夷道,唐代诗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命、自然的深沉思考,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诗人与人们对生死的思考有关,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死亡的深邃。
《伤死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从“丹籍生涯浅”开始,诗人用生命的短暂来引出对死亡的思考,表现出对于人生易逝的感悟。接下来“黄泉归路深”,则将这种感悟引向了对死亡的深邃反思,显示出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巨大落差。
“江陵树”作为诗中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与生命的延续,使得诗人在沉重的思考中寻找一丝安慰。千年树木的成长,仿佛在告诉人们,虽然生命短暂,但自然的生命却是永恒的。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崇敬,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死亡的深刻思考,突显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恒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丹籍”主要象征什么?
“黄泉”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