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磨崖碑作

《观磨崖碑作》

时间: 2025-05-05 06:02:57

诗句

七十二君辇道荒,云亭踪迹俱微茫。

祖龙之碑既无字,金函玉检疑荒唐。

开元天子履全盛,意气直欲无轩皇。

东封自古称大典,遂令下诏开明堂。

勒铭大抵示符瑞,挥洒御墨辉天章。

高文或出燕许手,长篇大幅何煌煌。

当时海宇本殷富,发扬蹈厉穷铺张。

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

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

风尘澒洞一朝起,鼙鼓动地来渔阳。

珠沈玉碎铜狄毁,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

流传完本世间少,颇思拓之以硬黄。

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而我羞涩垂空囊。

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秦松汉柏皆枯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2:57

原文展示

七十二君辇道荒,云亭踪迹俱微茫。
祖龙之碑既无字,金函玉检疑荒唐。
开元天子履全盛,意气直欲无轩皇。
东封自古称大典,遂令下诏开明堂。
勒铭大抵示符瑞,挥洒御墨辉天章。
高文或出燕许手,长篇大幅何煌煌。
当时海宇本殷富,发扬蹈厉穷铺张。
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
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
风尘澒洞一朝起,鼙鼓动地来渔阳。
珠沈玉碎铜狄毁,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
流传完本世间少,颇思拓之以硬黄。
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而我羞涩垂空囊。
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秦松汉柏皆枯僵。

白话文翻译

七十二位君王的辇道已经荒废,云亭的踪迹也变得模糊不清。祖龙的碑文没有字迹,金函和玉检都显得荒唐可疑。开元天子在全盛时期,意气风发,似乎想要超越轩皇。东封自古被称为大典,因此下诏开设明堂。碑文大多用来示意吉祥,挥洒的御墨闪耀着天章的辉煌。高文可能出自燕许之手,长篇大作何其辉煌。那时的天下本是富饶,发扬光大却导致铺张浪费。八分体字淋漓尽致,共有六百字,屹立在三丈高的崖壁上。芝英鹤头的书法体制独特,笔势仿佛酸枣和中郎的风格。焦山的鹤铭和鼎铭又算得了什么,惟愿与朱陵的洞天铭相比较。可惜的是天宝末年,杨氏家族动乱不已。风尘激荡之际,鼙鼓震动大地,直抵渔阳。珠玉沉没,铜器被毁,只有这块碑铭历久弥新。难道鬼神自有木甲来保护,不然风雨如何能让光芒依旧绚烂?流传下来的完整版本世间少见,我很想用硬黄纸拓印。今后若能携回吴会,何不把它作为珍品藏于萧斋?可惜这青色的梯子和翠绿的道路必定耗费巨资,而我却羞于空手而归。耸肩仰面百遍细读,口角流沫神情激昂。相信岱宗的壮观是第一,秦松和汉柏都已枯萎。

注释

  • 七十二君:指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君王。
  • 辇道:指古代帝王出行的道路。
  • 云亭:古代亭阁,象征着高远的追求。
  • 祖龙:指秦始皇,其碑文是对他功绩的铭刻。
  • 开元天子:指唐朝开元年间的皇帝。
  • 东封:古代封地,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 明堂:古代祭天的场所,象征着国家的威严。
  • 勒铭:刻写铭文,象征着历史的传承。
  • 高文:指优秀的文学作品。
  • 海宇:指广阔的天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八分淋漓:指书法字体的流畅。
  • 穹崖:高耸的崖壁,象征着碑的巍峨。
  • 芝英鹤头:形容书法的独特风格。
  • 焦山鹤铭:指焦山的铭刻,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天宝末:指唐朝天宝年间末期,动乱的时代。
  • 珠沈玉碎:形容国家的破败。
  • 鬼神自有木甲护:暗指神灵保护。
  • 流传完本:指完整的文献流传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初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历史、文化,风格独特,常以深刻的见解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创作背景

《观磨崖碑作》是王初桐在游览某处磨崖碑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文化遗产的珍视。磨崖碑作为古代文化的载体,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成就,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诗歌鉴赏

《观磨崖碑作》通过描绘磨崖碑的荒凉与辉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篇以“七十二君辇道荒,云亭踪迹俱微茫”引领读者进入历史的沉寂,勾勒出昔日辉煌的对比。接着,诗人提到“祖龙之碑既无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也暗示了历史的流逝和文化的缺失。

诗中对开元天子的赞美,以及对大典的追溯,反映了诗人对盛世的向往与对当下动荡的忧虑。通过“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诗人不仅赞美了碑文的书法艺术,也揭示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回顾,展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无常。特别是“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最后,诗人以“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结束,表明了他对历史的学习与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磨崖碑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初桐对文化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畏,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十二君辇道荒:描绘古代帝王的道路如今已荒废,暗示历史的遗落。
  2. 云亭踪迹俱微茫:云亭的踪迹也模糊不清,强调历史的消逝。
  3. 祖龙之碑既无字:祖龙(秦始皇)的碑文竟然没有字,表现出诗人对文化遗存的惋惜。
  4. 金函玉检疑荒唐:金函与玉检的存在显得荒唐,暗喻历史与现实的矛盾。
  5. 开元天子履全盛:回溯唐朝开元年间的繁盛,表现出对盛世的向往。
  6. 意气直欲无轩皇:意气风发,渴望超越历史上的伟大皇帝。
  7. 东封自古称大典:东封的地位自古以来被视为重要,展现出文化的传承。
  8. 遂令下诏开明堂:因此下令开设明堂,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治理。
  9. 勒铭大抵示符瑞:刻写的铭文多为吉祥之意,表明传统文化的价值。
  10. 挥洒御墨辉天章:挥洒的御墨光辉夺目,展示出历史的灿烂。
  11. 高文或出燕许手: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出自燕许之手,表现出对文学的赞美。
  12. 长篇大幅何煌煌:长篇大作显得辉煌,强调古代文化的繁荣。
  13. 当时海宇本殷富:当时的天下繁荣富饶,表现出历史的对比。
  14. 发扬蹈厉穷铺张:发扬光大中却导致铺张浪费,反映出对奢华的批判。
  15. 八分淋漓六百字:书法字体流畅,碑文字数众多,展示出书法的艺术。
  16. 穹崖屹立三丈强:高耸的崖壁,象征着历史的巍峨与不朽。
  17. 芝英鹤头体制别:书法体制独特,展示出对文化的重视。
  18. 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笔势如酸枣与中郎,表现出书法的风格。
  19. 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焦山的铭文不值一提,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20. 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愿与朱陵的铭文相对比,展示出对历史的渴望。
  21.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惋惜天宝末年,杨家动乱,表现出对历史的悲叹。
  22. 风尘澒洞一朝起:风尘激荡之际,历史的动乱随之而来。
  23. 鼙鼓动地来渔阳:鼙鼓震动大地,暗指战争的来临。
  24. 珠沈玉碎铜狄毁:珠玉沉没,铜器毁坏,象征着国家的破败。
  25. 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只有这块碑铭历久弥新,表现出对文化的珍视。
  26.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难道鬼神自有保护,不然如何能保存光辉?
  27. 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不然怎么能让风雨也无法抹去其光辉?
  28. 流传完本世间少:完整的版本流传世间少见,表现出对文化遗产的珍惜。
  29. 颇思拓之以硬黄:希望能用硬黄纸拓印,展现出对文化的追求。
  30. 他时携归向吴会:未来若能带回吴会,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31. 什袭珍作萧斋藏:把珍贵的作品藏于萧斋,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
  32.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青色的梯子和翠绿的道路必定耗费巨大,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33. 而我羞涩垂空囊:我却羞于空手而归,表现出对文化的渴望与自省。
  34. 耸肩仰面百遍读:耸肩仰面反复阅读,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浸与思考。
  35. 口角流沫神扬扬:口角流沫,神情激昂,表现出对文化的激情。
  36.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相信岱宗的壮观是第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仰。
  37. 秦松汉柏皆枯僵:秦松汉柏皆已枯萎,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文化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珠沈玉碎”,通过比喻手法表现出文化与历史的破碎。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口角流沫神扬扬”,夸张表现出对文化的热爱与激动。
  • 象征:磨崖碑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诗人通过对磨崖碑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辉煌,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透漏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忧虑,表现了深厚的文化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磨崖碑: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云亭:象征着追求与理想的高远。
  • 祖龙:象征着历史的伟大与文化的厚重。
  • 开元天子:象征着盛世的繁荣与辉煌。
  • 八分淋漓:象征着书法艺术的流畅与美感。
  • 珠玉:象征着文化的珍贵与破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王初桐的《观磨崖碑作》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文化
    • C. 个人情感
  2. 填空题:整首诗通过对磨崖碑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__与文化的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开元天子”是指唐朝的一个盛世时期。 (对/错)

答案

  1. B
  2. 沧桑;辉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琅峤山 癸丑三月十日自涌泉寺过吴文叟山居临溪观鱼辄题二诗 其二 癸丑三月十日自涌泉寺过吴文叟山居临溪观鱼辄题二诗 其一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酹江月/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焚香六言四首 其三 焚香六言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笔下超生 恶衣粗食 而字旁的字 云涌风飞 宏材大略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批鳞请剑 齲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种祸 包含轮的词语有哪些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顶挡 就棍打腿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尢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