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51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东风轻轻吹动着我的衣服,在昌安寺的庙宇中,我正享受着晚间的游玩。
倾斜的竹屋是王羲之的故居,古老的经幢已经磨灭了字迹,连同那座官府的碑石。
佛教的教义是谁留下的真实面貌,鹅虽然已经消失,方池的景象依然可见。
偶遇一位僧人,给他煮茶供奉,略微询问一些源流,僧人只是一笑而过,似乎不知所云。
高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该诗作于对王羲之故居的游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佛教思想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是一首兼具历史与自然描绘的诗作。诗人在游览昌安寺时,透过自然景物与古人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篇“叶叶东风吹客衣”,以轻柔的风声引入,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诗人似乎正怀着一种恬淡的心情在此游览。接着,“昌安寺裹晚游时”,则将游览的时间设置在黄昏时分,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在描写王羲之故居的“欹斜竹屋”与“磨灭经幢”时,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流逝。王羲之的故居象征着书法艺术的辉煌,而“磨灭”的碑石则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使得人们对曾经的辉煌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则表现了诗人与僧人的轻松互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蕴含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清新而富有意境。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中不仅欣赏自然风光,还对历史遗迹进行反思,表达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昌安寺”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
诗中“鹅亡犹自见方池”中“鹅亡”表现了什么?
诗中“逢僧小作煎茶供”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高翥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探讨,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个人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的意境与内涵,感受诗人高翥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