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8:02
即事
作者: 高翥 〔宋代〕
秋来高处不宜登,
闲却西楼最上层。
读罢黄庭窗户晚,
自敲清磬上香镫。
秋天来了,高处不宜再攀登,
我不忙,便在西楼的最高层静静地待着。
读完《黄庭经》,窗外已是晚霞,
自己敲响清脆的磬声,点燃香灯。
高翥,字自华,号澄心,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秋季,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即事》是一首静谧而富有哲理的诗。诗的开头以“秋来高处不宜登”引入,表达出一种对秋季的感慨和自然环境的尊重。高处的攀登在秋季的萧瑟中显得不再适宜,诗人选择在西楼之上,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
诗中“读罢黄庭窗户晚”一句,展示了诗人修身的过程,黄庭经是道教经典,代表着一种追求内心安宁与清净的信仰。窗外的晚霞映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宁静而深邃。
最后的“自敲清磬上香镫”,则是对心灵的自我陶冶,清磬的声响与香灯的光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得。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理。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黄庭”指的是哪个经典?
A. 《道德经》
B. 《黄庭经》
C. 《诗经》
诗人选择在什么地方静待?
A. 高山
B. 西楼
C. 河边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1.B 2.B 3.A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但在表现形式上更为细腻,注重描绘自然的景象。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即事》这首诗的内涵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