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3:11
清明日对酒
作者: 高翥 〔宋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在南北的山头上,遍布着许多墓地,清明节期间,人们纷纷前来扫墓祭祖。
纸灰飞扬,像白蝴蝶一样飘舞,泪水与血液交织,染红了杜鹃花。
日落时分,狐狸在坟墓上安静地休息,夜晚儿女们归来,围坐在灯下欢声笑语。
人生在世,若有酒,就应尽情畅饮,哪怕一滴酒,如何能送到九泉之下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祭扫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表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思念。杜鹃花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悲伤,尤其与亡灵相关。
作者介绍: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阮山,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清明日对酒》创作于清明节,诗人以酒对祭扫的情景进行反思,表现了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墓田的描绘,展现了生与死的交织。开篇“南北山头多墓田”,展现了广袤的墓地,反映了人们对亡者的敬重与思念。接着用“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祭扫时的场景,纸灰如同蝴蝶般飞舞,而泪水与血液交织,象征着对逝者深切的怀念。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生者的欢笑,日落时狐狸的安静与夜归儿女的欢声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生者在哀思过后对生活的欢乐态度。最后一句“人生有酒须当醉”,直指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应当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逝者的哀悼,又有对生者的劝勉,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清明节展开,表现了对逝者的追思与缅怀,同时通过对酒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欢愉,传达出一种生死相依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
b) 清明
c) 端午
答案:b) 清明
纸灰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白蝴蝶
b) 飞鸟
c) 云朵
答案:a) 白蝴蝶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命短暂,应当享受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逝者的愤怒
答案:a) 生命短暂,应当享受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