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时间: 2025-07-27 23:49:40

诗句

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

花尽草长方闭户,

道孤身老正伤心。

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9:40

原文展示:

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
花尽草长方闭户,道孤身老正伤心。
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白话文翻译:

在嵩山的高峰上,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访,
我身上的麻衣袖子沾满了尘土,苦苦吟诵。
花儿凋谢,草儿茂盛,我正闭门不出,
独自一人,年老孤独,心中感到伤感。
夕阳西下,红色的云彩映衬着千仞的山峰,
凉风摇动着竹林,满是清幽。
我惆怅的雅致之声已然消失,
幸好你来访,暂时让我舒展心怀。

注释:

  • 嵩峰:指嵩山的高峰。
  • 尘满麻衣袖:麻衣的袖子沾满了尘土,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长期在山中闭门苦吟的状态。
  • 道孤身老正伤心:独自一人年老,感到十分伤心。
  • 红堆落日:夕阳西下,红色的云彩堆积。
  • 碧撼凉风竹一林:清风摇曳着一片竹林,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惆怅:忧愁、失落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5年。他是“王维之后,李白之前”的重要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透露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齐己在嵩山隐居时,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描绘了他在自然中独自吟咏的情景,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珍视。首句“嵩峰有客远相寻”直接引入了朋友的到来,展示了友谊的珍贵。而接下来的“尘满麻衣袖苦吟”则表现了诗人长期隐居、艰苦吟诵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丝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对自然的描绘极具画面感,“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生动地表现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场景,既烘托了诗人的心境,也让人在想象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清幽。结尾“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则由对自然的美好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因友人来访而感到的欣慰,突显了友谊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热切和对孤独的感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情感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嵩峰有客远相寻:描绘了友人远道而来探访的情景,显示出友情的珍贵。
  • 尘满麻衣袖苦吟: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吟咏时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 花尽草长方闭户:寓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花朵凋零,草木繁盛,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道孤身老正伤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伤感。
  • 红堆落日云千仞:夕阳的景象与巍峨的山峰形成对比,富有视觉冲击力。
  • 碧撼凉风竹一林:描绘竹林的凉风,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惆怅雅声消歇去:感叹自己的雅致之声已无,表现出失落感。
  • 喜君聊此暂披襟:因友人到来而感到的喜悦,暂时放下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堆落日”比喻夕阳如堆叠的红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花尽草长”与“红堆落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碧撼凉风竹一林”,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谊的珍重,同时反映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感。诗人在描绘美丽自然的同时,也感悟到人生的孤寂与无常,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峰:象征高洁与孤独。
  • 尘满麻衣:象征诗人的艰苦与隐居生活。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凉风竹林:象征自然的清幽与心灵的宁静。
  • 雅声:象征诗人的艺术追求与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山是哪个山? A. 泰山
    B. 嵩山
    C. 华山
    D. 衡山

  2. 诗中“尘满麻衣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忧伤
    B. 幸福
    C. 忙碌
    D. 安静

  3. “红堆落日云千仞”中的“千仞”意指什么?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D. 广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齐己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但齐己更强调孤独与友谊的珍贵,而王维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词典》
  •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起答关景晖 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自蒲赴湖早行作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 惜分飞(别吴作) 复和定国惠竹皮枕谑句 扬州杂咏七首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 次韵张著作文潜饮王舍人才元家时坐客户部李尚书公择光禄文少卿周翰大理杜少卿君章黄著作鲁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成群打伙 艅艎 耘耥 敢怨而不敢言 单耳刀的字 闻噎废食 较德焯勤 水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包含鳅的词语有哪些 黾穴鸲巢 伤开头的成语 珍用 包含羽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蹙缩 夹枪带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