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48:42
梓栗杖送人
作者:齐己 〔唐代〕
禅家何物赠分襟,
只有天台杖一寻。
拄去客归青洛远,
采来僧入白云深。
游山曾把探龙穴,
出世期将指佛心。
此日江边赠君后,
却携筇杖向东林。
这首诗表达了佛教徒之间的情谊。禅宗中有什么可以赠送的呢?唯有这把天台山的杖子。朋友启程离去,青洛的路途遥远,我将这杖子送给他,以便他能在白云深处的寺庙中安静修行。曾经游历山川,探寻龙的穴居,出世间的理想是要指向佛心。今天在江边送别你,今后我也将带着这根筇杖向东林而去。
作者介绍:齐己,字子华,号幽居,唐代著名的禅宗诗人,擅长写作与佛教相关的诗句,作品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禅意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好友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梓栗杖送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人情与对修行的思考。开篇借“禅家何物赠分襟”引出主题,表明在禅宗中,物质的赠送并不重要,友谊的真谛在于心灵的相通。接着,诗人以“天台杖”作为赠送之物,暗示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修行的期许。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与友人共同游历的场景,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点滴。通过“游山曾把探龙穴”,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奥秘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世俗的超脱。最后的“携筇杖向东林”则是诗人自我归隐的宣言,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自我修行的决心。
整首诗行文简练、意境深远,诗人的情感在平静中流露,展现了禅宗的隐逸精神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友谊为主线,融合了对修行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禅宗的精神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情感真挚而深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台杖”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权力
C. 财富
D. 书籍
“拄去客归青洛远”中“青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朋友的家
B. 遥远的旅途
C. 一个寺庙
D. 自然风景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友谊与修行
C. 自然的美丽
D. 人生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