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9:40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北风吹过桂水,北雪在夜里纷纷扬扬。
月光暗暗照过南楼,寒气深沉笼罩北渚的云。
烛光斜斜地照来,船上却寂静无声。
我不认得山阴的路,听到鸡鸣更是想念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风格沉郁、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流亡生涯的某个夜晚,正值北风呼啸,雪花纷飞,诗人身在舟中,回忆起友人卢十四侍御,情感复杂,既有孤独感,也有对友人的思念。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是一首表达思乡与友谊的诗。诗人在雪夜中乘舟,北风呼啸,雪花飘落,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孤独的氛围。诗人以自然景象引入情感的抒发,朔风与北雪的描写,既展现了寒冷的环境,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一句,月光微弱,似乎在掩盖诗人的思绪,寒意深入骨髓,北边的云雾更增添了朦胧感。这种景象与诗人的心情形成强烈对比,烛光的微弱照亮了舟中,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孤寂。
最后两句“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山阴道的陌生暗示了诗人与故乡的隔阂,而“鸡鸣”则是对早晨的向往,进一步唤起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沉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朔风”指的是哪个方向的风?
A. 东风
B. 南风
C. 西风
D. 北风
“烛斜初近见”中的“烛”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蜡烛
D. 星星
诗人怀念的朋友是谁?
A. 李白
B. 卢十四侍御
C. 王维
D.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杜甫在《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李白在《静夜思》中则通过对月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两首诗虽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展现了两位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