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时间: 2025-05-06 01:57:11

诗句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

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慳。

被公诗笔尽追还。

更上层楼一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11

原文展示: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慳。
被公诗笔尽追还。更上层楼一览。

白话文翻译:

在一根高柱上支撑着遥远的碧空,
两座山峰在旁高高耸立,显得寒冷。
横亘的山峦被削成短长不一的形状,
别把这风景的美丽增减一分一毫。
我望着云烟,视线渐渐模糊,
人们说这风景是上天所吝啬的。
而通过你的诗笔,我却能追寻到这些美景。
我更应该登上更高的楼层,去一览无余。

注释:

  • 一柱:指高耸入云的柱子,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志向。
  • 远碧:形容远处的天空清澈碧蓝。
  • 横陈削就短长山:描绘山峦横亘,形态各异。
  • 莫把一分增减:意思是不要随意改动这幅自然美景。
  • 云烟:指云雾,象征着模糊和无常。
  • 风景天慳:意指上天对美景的吝啬。
  • 被公诗笔尽追还:指通过诗人的笔触,可以重新捕捉和再现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将领。他的词风豪放,常常体现出爱国情怀和对时事的关怀。辛弃疾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兼具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际,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寄托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通过精练的语言描绘了宏伟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美景的向往。开篇的“一柱中擎远碧”便引人入胜,似乎一根柱子就支撑起了整片天空,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接着“两峰旁倚高寒”则描绘了高耸的山峰,给人一种巍峨壮丽的感觉,表达出一种孤高与寒冷的气氛,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在对景的描写中,诗人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莫把一分增减”提醒人们珍惜自然的本真美。此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哲理的探讨,强调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我望云烟目断”,则借用云烟的模糊来反映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思索。

最后,诗人通过“更上层楼一览”一语,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似乎在告诫自己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这首词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首抒情的长歌,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柱中擎远碧:描绘高耸的柱子与清澈的天空,象征理想与追求。
  2. 两峰旁倚高寒:山峰高耸,冷峻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3. 横陈削就短长山:山的形态各异,体现自然的复杂与多变。
  4. 莫把一分增减:强调自然的美不应被人为改变,体现对自然的敬畏。
  5. 我望云烟目断:以云烟的模糊感映射内心的迷惘与不安。
  6. 人言风景天慳:对世人对美景的看法的反思。
  7. 被公诗笔尽追还:通过诗歌可以重现美景,反映诗人对艺术的热爱。
  8. 更上层楼一览:鼓励自己不断追求,去探索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柱子比喻为支撑理想的力量。
  • 拟人:让自然景观具有人情味,增加情感共鸣。
  • 对仗:如“高寒”与“短长”,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豪放的个性与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 一柱:象征理想与追求。
  • 远碧:象征广阔的理想与希望。
  • 高寒:强调孤独与冷峻的环境。
  • 云烟:象征迷茫与无常。
  • 层楼:象征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柱中擎远碧”中的“一柱”指的是什么? A. 一根树干
    B. 一根高耸的柱子
    C. 一根绳索

  2. “我望云烟目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清晰与明朗
    B. 迷茫与不安
    C. 快乐与满足

  3. “更上层楼一览”中“层楼”象征什么? A. 物质享受
    B. 更高的理想追求
    C. 简单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辛弃疾《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辛弃疾更强调对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体现出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辛弃疾全集》
  • 《词学通论》

相关查询

踏莎行 乙酉立秋和海鹰 踏莎行 秋暮雨霁,偕柔嘉娣游河渚 踏莎行 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 踏莎行 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图 踏莎行 用晏词韵五首 其四 踏莎行 白堂看梅 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 踏莎行 和公权先生 踏莎行 其三 园中独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攀炎附热 一蹴而得 真乘 包含势的词语有哪些 拟规画圆 三点水的字 息黥补劓 规绳矩墨 走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万马争先,骅骝落后 瓦字旁的字 直官 默开头的成语 提土旁的字 支持 何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