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4:02
荒城一片月,何处汉与秦。
珠玑余瓦石,台榭留荆榛。
鲁宫今不见,况乃宫中人。
阿房三月火,姑苏千载尘。
徘徊意无限,闻钟警迷津。
在这荒凉的城池下,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汉朝与秦朝的痕迹已无处可寻。只剩下珠玉般的瓦石,台榭上长满了荆棘与野草。鲁王的宫殿如今已不复存在,更遑论当年宫内的人们了。阿房宫在三月大火中化为灰烬,姑苏城的尘埃已经飘散了千年。我徘徊在这片土地上,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耳边响起钟声,仿佛在警示我迷失在这条路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乔世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虽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历史感与人文关怀。其诗歌风格多采用古典形式,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反思时期,诗人通过对古迹的追忆,展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荒城”开篇,营造出一种空旷、凄凉的氛围。月光照耀下的废墟,不禁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常。诗中提到的“汉与秦”,不仅是历史的代名词,也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却化为尘埃。接着,诗人用“珠玑余瓦石”和“台榭留荆榛”描绘出残破的景象,表达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惋惜。
“鲁宫今不见”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鲁王的豪华宫殿早已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连带着宫中的人们也都不复存在。诗人在此引入阿房宫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思考。阿房宫的火灾不仅是物质的毁灭,更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警示着人们对权力、名利的追求终将迎来灾难。
最后,诗人感慨“徘徊意无限”,情感愈加复杂。钟声的响起,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提醒,也是对人们迷失方向的警示。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展现出深刻的哲理和人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反思,表达了对权力、荣华富贵的警醒,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传达出一种沧桑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房”指的是哪个历史建筑?
诗中“珠玑余瓦石”中的“珠玑”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与《月夜步鲁王宫遗址》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乔世臣则通过历史遗迹反映权力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月夜步鲁王宫遗址》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