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27
青玉案
作者: 顾随
秾桃艳李春犹浅。
踏青去心情懒。
燕子归来偏又晚。
清明过了,轻寒未减。
暮雨纱窗暗。
新来莫道音书断。
入梦时时记重见。
夜半灯花和泪剪。
红楼一角,春星万点。
人在江南岸。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桃花和李花虽然绚烂,但春天还不算深厚。我出门踏青时心情懒散,燕子归来的时间也显得晚了些。清明节已过,但依然感觉寒意未减。傍晚的细雨洒落在窗前,屋内变得昏暗。新来的消息不要说音信全无,梦中时常记得与你重逢。夜半时分,灯下花影与泪水交融。红楼一隅,春星点点,令人思念的人在江南的岸边。
作者介绍:
顾随(1895-1987),字仲明,号静庵,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心情,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望。
《青玉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便以“秾桃艳李春犹浅”引出春天的美丽,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踏青去心情懒”,显示出一种懒散与忧伤的情绪。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中“燕子归来偏又晚”不仅反映了春天的迟到,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清明节后,尽管春意盎然,但“轻寒未减”,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还不算真正到来,内心的温暖仍待时日。
“新来莫道音书断”一句,表现了对离别的惋惜与对相聚的渴望,情感的延续与断裂交织在一起。“入梦时时记重见”则传达了对旧情重温的向往,夜半泪剪的画面更是引人深思,正如人生中总有些无法割舍的情感。
最后的“人在江南岸”,将诗人置于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江南的春夜与繁星点点伴随着思念,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展现了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诗人引导读者感受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新来莫道音书断”表达了对____的渴望。
判断题:燕子在诗中代表春天的来临。(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