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7:39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落花满布在沙头的路上,似乎全都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叹。花开花落,春天来过多少次呢?唯有那画梁上的双燕,最懂得春天的归去。镜子中,光阴渐渐走向暮年,想要写下我心中的幽怨,却无从下笔。九十年的花期能有多少呢?一杯美酒,一襟清泪,伴着孤寂的西窗雨。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隐,元代文学家、诗人,以词见长。他的词风婉约动人,情感细腻,深受后人推崇。元好问一生经历了宋元交替的动荡时期,反映了其作品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感受到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借花落之景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思考。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落红吹满沙头路”,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落花满地,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离去。接着,诗人探讨了“花落花开春几度”,这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是对自己情感经历的反思。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在梁上安栖的情景,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们的出现和离去,似乎在默默见证着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接下来的“镜中冉冉韶华暮”,通过镜子反映出光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短暂。
最后一段中,诗人通过“九十花期能几许”感慨人生的短暂,借用酒和泪水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这种情感在“寂寞西窗雨”中愈加凸显,西窗外的雨声,仿若在诉说着一段段往事,勾起无尽思绪。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借助自然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落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逝去的美好
C. 新生的希望
D. 青春的活力
“画梁双燕”指代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春天的使者
C. 逝去的亲人
D. 生活的烦恼
“欲写幽怀恨无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要欢笑却无从
B. 想要倾诉却无言
C. 想要失去却无法
D. 想要结束却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