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时间: 2025-05-10 09:17:39

诗句

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7:39

原文展示: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白话文翻译:

落花满布在沙头的路上,似乎全都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叹。花开花落,春天来过多少次呢?唯有那画梁上的双燕,最懂得春天的归去。镜子中,光阴渐渐走向暮年,想要写下我心中的幽怨,却无从下笔。九十年的花期能有多少呢?一杯美酒,一襟清泪,伴着孤寂的西窗雨。

注释:

  • 落红:落下的花瓣,象征着逝去的美好。
  • 沙头路:指沙滩边的道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画梁双燕:指在梁上栖息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离去。
  •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用来指代青春。
  • 幽怀:内心的幽怨与惆怅。
  • 九十花期:指人生的有限,花期的短暂。
  • 芳酒:美酒,象征欢愉的时光。
  • 清泪:悲伤的泪水,表达内心的苦楚。
  • 寂寞西窗雨:西窗外的雨声,渲染出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隐,元代文学家、诗人,以词见长。他的词风婉约动人,情感细腻,深受后人推崇。元好问一生经历了宋元交替的动荡时期,反映了其作品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感受到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借花落之景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思考。

诗歌鉴赏: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落红吹满沙头路”,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落花满地,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离去。接着,诗人探讨了“花落花开春几度”,这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是对自己情感经历的反思。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在梁上安栖的情景,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们的出现和离去,似乎在默默见证着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接下来的“镜中冉冉韶华暮”,通过镜子反映出光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短暂。

最后一段中,诗人通过“九十花期能几许”感慨人生的短暂,借用酒和泪水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这种情感在“寂寞西窗雨”中愈加凸显,西窗外的雨声,仿若在诉说着一段段往事,勾起无尽思绪。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红吹满沙头路:落花满地,暗示春天的结束。
  2. 似总为春将去:花落似乎是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悲伤。
  3. 花落花开春几度:反思时间的流逝,花开花落的循环。
  4.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只有画梁上的双燕知道春天何时归来,象征对春天的眷恋。
  5. 镜中冉冉韶华暮:镜中映出岁月流逝,青春渐渐消逝。
  6. 欲写幽怀恨无句:想要表达内心的幽怨,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句。
  7. 九十花期能几许:人生短暂,花期有限,感慨生命的脆弱。
  8.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美酒与泪水,象征欢愉与悲伤的交织。
  9. 寂寞西窗雨:孤独的西窗外下着雨,增添了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和花期比作人生的美好时光,暗示人生易逝。
  • 拟人:花瓣的落下被赋予了情感,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离去。
  • 对仗:如“花落花开”,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比“芳酒”“清泪”,展现悲欢离合。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借助自然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红:象征逝去的美好,人生的无常。
  • 画梁双燕:象征春天的来去,时间的流逝。
  • 芳酒:欢乐的时光,庆祝生命的短暂。
  • 清泪:悲伤与遗憾,表达内心的苦楚。
  • 西窗雨:孤独与寂寞的象征,渲染出悲伤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落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逝去的美好
    C. 新生的希望
    D. 青春的活力

  2. “画梁双燕”指代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春天的使者
    C. 逝去的亲人
    D. 生活的烦恼

  3. “欲写幽怀恨无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要欢笑却无从
    B. 想要倾诉却无言
    C. 想要失去却无法
    D. 想要结束却不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水调歌头》: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对月的思考,与元好问的细腻诗风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好问研究》
  • 《元代词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建安刘彦冲学士寄茶一首 观大龙湫一首 剡溪道上一首 月出一首 谢吴兴守李端明致酒一首时寓德清 次韵维心谢沈尚书惠笔一首 次韵郑维心贻卢叔才一首 山居作拆字诗一首寄江子我郎中比尝以拆字语为戏然未有以为诗者请自今始 借居鸬鹚山中一首呈方允迪道踪昆仲 水村二首示友人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想当然耳 多慢则生乱 走着看 曲杀 鹿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宁位 麥字旁的字 唯开头的成语 掎挈伺诈 百业凋敝 包含澎的词语有哪些 检示 不露圭角 雾豹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