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57
青玉案 得信
作者: 李雯 〔清代〕
菱花看罢晨妆了,
天外信传青鸟。
蹙损眉尖双叶小。
鸳鸯谱上,金针初到,
怕有人知道。
尝将密意输春草,
消息通时又烦恼。
谁识银钩真字好,
微持薄怒,已曾心照,
照见和衣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清晨打扮完毕后,心中期待情意绵绵的场景。她在等待着远方传来的信件,心中满是期待与忧虑。眉头微微皱起,仿佛有些不安,生怕有谁会知道她的秘密情感。她曾把心中密意化作春草,然而消息一旦传来,她又感到烦恼。谁能真正理解她那字里行间的情思呢?她虽微微有些生气,但心中早已默契,似乎一切都在无声中得到了回应。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女诗人,其作品多为抒情之作,风格细腻,常以女性视角表达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女性的情感表达逐渐被重视,李雯作为一位女诗人,借助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发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关注。
《青玉案 得信》是李雯的一首情感细腻的古诗,整首诗以女子的视角出发,描绘了她在晨妆完毕后,心中对情感的期待与忐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她的眉头因期待而微蹙,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既渴望得到信件的回应,又害怕被他人知晓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着传递情感与希望的信使,使整首诗充满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李雯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如“菱花”、“春草”,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而“金针初到”则暗示了信件的传递,使得期待与焦虑交织在一起,增强了情感的张力。最后,诗中“微持薄怒,已曾心照”的描写,更是将内心的微妙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期待与忧虑,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意象相结合,展现了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春意与情感期待的诗意画面,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传递信件的使者
C. 春天的到来
“蹙损眉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虑
C. 平静
诗中的“春草”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新生与希望
C. 历史的沉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