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0:51
上元放二雉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婴网虽皆困,
搴笼喜共归。
无心期尔报,
相见莫惊飞。
尽管小鸟都被网困住,
但我很高兴能把它们一起放回。
我并不期待你们的回报,
见面时请不要惊飞了。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相见莫惊飞”可以看作是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古代文人常常以自然为背景,抒发心中感慨,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子长,号静斋,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精通音韵和诗词理论。司空图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上元放二雉》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通过放飞被捕的小鸟,表达了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与怜惜。
《上元放二雉》是一首极具生动性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放飞被困小鸟的过程,传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生命的深刻理解。首联“婴网虽皆困,搴笼喜共归”,描绘了被捕小鸟的无辜与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同情与怜悯。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无心期待小鸟的回报,反映了他对自由的无私追求与对生命的尊重。最后一句“相见莫惊飞”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人希望在与自然互动时,能保留那份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深切的关注与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人性光辉的展现。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尊重自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命自由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尊重,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婴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捉鸟的工具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诗人对小鸟的态度是什么?
A. 愤怒
B. 无所谓
C. 同情与怜悯
D. 恐惧
“相见莫惊飞”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小鸟能返回
B. 希望小鸟不会受惊吓
C. 希望小鸟能飞得更高
D. 希望小鸟能带来好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夜泊牛津》中,李白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与归乡的愿望,展现了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而杜甫的《春夜喜雨》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这些作品虽各有主题,却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