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1:17
何处生春早,春生人意中。晓妆虽近火,晴戏渐怜风。暗入心情懒,先添酒思融。预知花好恶,偏在最深丛。
这首诗在问春天在哪里开始得早,实际上春天的到来是人心所向。虽然清晨的妆容似乎已经近火般温暖,晴朗的日子里人们逐渐对微风产生了怜惜的情感。心情懒散地融入了暗淡的情绪,首先要借酒来消解思绪。能够预知花的美丑,往往是在最深处的丛林中。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春”作为一个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希望与生机。诗中“花好恶”也可以理解为对美与丑的感受,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敏感。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一生仕途坎坷,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乐观的态度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春天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对于生命活力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生春二十首 其十四》是一首以春天为题材的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早到与人们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何处生春早”即引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表现了春天在每个人心中所引发的期待和渴望。接着,诗人通过“晓妆虽近火,晴戏渐怜风”描绘了清晨的温暖和晴朗日子里的微风,展现了春日的温柔与生机。诗中“暗入心情懒,先添酒思融”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生活中烦恼的思考。最后一句“预知花好恶,偏在最深丛”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明对美与丑的理解往往是在深入观察后所获得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人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审美。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心的细腻观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中烦恼的思考。
诗中“何处生春早”意指什么? A. 春天来得快 B. 春天在心中 C. 春天在深丛
“暗入心情懒”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懒散 C. 忧愁
“预知花好恶”中“花”指的是什么? A. 生活 B. 自然 C.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