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8:04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
饮干咸池水,折尽扶桑枝。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
太阳升起,天地显得正好,光辉灿烂照亮了晨曦。
六条龙驱赶着万物,古往今来,没有尽头。
夸父追日何其愚蠢,拼命奔跑反而先累倒了自己。
他喝干了咸池的水,折断了扶桑的枝。
最终渴死化为火光,唉,徒然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留下邓林的存在,折断的枝条让人嗤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85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作品多见于《全唐诗》。
创作背景:
《效古》创作于天宝十四年,正值唐代盛世时期,社会文化繁荣,但也伴随着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夸父追日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理想与自然的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无奈与困境。开头两句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日月星辰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无尽和变化。而接下来的夸父故事则是对这种追求的反思,他的愚蠢与执着使他最终付出惨重代价,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六龙”象征古今的变迁,“咸池水”与“扶桑枝”则代表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挫折。最后两句则发出感慨,留下的只是邓林,让人嗤笑,这既是对夸父追求的讽刺,也是对人类追求理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败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感悟,呈现出一种既悲壮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带来的代价,反映了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古代传说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夸父”代表了什么?
A. 人类对理想的追求
B. 对自然的敬畏
C. 追求名利的愚蠢
答案:A
“六龙驱群动”中的“六龙”象征什么?
A. 古代神兽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B
诗中提到“咸池水”的意义是什么?
A. 象征希望
B. 代表艰辛
C. 预示死亡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