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3:12
画堂春
作者: 陈祖绶 〔清代〕
柳丝绿过剡溪长。
柳花粘著衣裳。
婿乡抛撇旧仙乡。
怎不思量。
家住天台何处,
梦中桃子犹香。
肯移春色满华堂。
侬岂萧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丝在剡溪上方垂落,绿意盎然,柳花轻轻地粘附在衣裳上。远离了旧日的仙乡,心中不免思念。家在天台的我,不知梦中那桃花的香味何在。愿意把春天的色彩移到华美的堂前,难道我不是那位萧郎(即心中所爱之人)吗?
陈祖绶(约1640—约1710),字子超,号松隐,清代诗人,擅长诗词、绘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这首《画堂春》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向往。
《画堂春》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思乡情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开篇的“柳丝绿过剡溪长”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景象,柳丝的绿意与溪水的清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明媚的春日氛围。接下来的“柳花粘著衣裳”,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是如此亲密,仿佛每一丝花香都在触碰着身边的人。
诗人通过“婿乡抛撇旧仙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仿佛在提醒自己,即便身处异乡,心中依然牵挂着那片熟悉的土地。接着,“家住天台何处,梦中桃子犹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怀念,桃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梦中的香气似乎在唤醒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最后一句“肯移春色满华堂”,则表达了想将自然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相结合的愿望,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
整首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故乡与爱情的深切思念,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好与思乡情感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关系。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剡溪”是指哪个地方?
填空题: 诗中“柳花粘著”一句中的“衣裳”指的是。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桃子犹香”表现的是对故乡的怀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