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7:50
画堂春 送春
作者: 陈敬(端宁) 〔清代〕
呢喃双燕傍檐飞。
绿阴摇曳成围。
朝来便觉眼前非。
初试罗衣。
宝马香车人散,
金铃彩幔花稀。
年年此际对斜晖。
可奈春归。
两只燕子在屋檐边欢快地鸣叫飞翔。
绿荫摇曳,形成一片围绕。
早晨一来就觉得眼前的一切都不一样。
刚试穿上新衣裳。
宝马香车已经散去,人也离开了,
金铃和彩幔已经稀少,花儿也凋零。
每年这个时候都在斜阳下对着春天感叹。
可惜春天又要离去了。
呢喃: 低声细语,形容燕子的叫声。
傍檐飞: 在屋檐旁飞翔。
绿阴摇曳: 绿树的阴影在微风中摇动。
朝来便觉眼前非: 早上来时就觉得眼前的景象不同了。
初试罗衣: 刚刚试穿上新的衣服。
宝马香车: 奢华的马车,象征富贵。
金铃彩幔: 金色铃铛和彩色帷幔,形容繁华的景象。
年年此际对斜晖: 每年在这个时候,面对着夕阳的余晖。
可奈春归: 只得感叹春天又要离去了。
作者介绍: 陈敬,字端宁,清代词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 词作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即将离别的惆怅。
《画堂春 送春》是一首描写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感怀之作。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双燕呢喃飞翔,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的“绿阴摇曳”则进一步营造出了一种温柔宁静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春日的微风轻轻拂面。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用“朝来便觉眼前非”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春光流逝的感叹,暗示了生活的变迁与无常。新衣的试穿象征着新的开始,但也是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无奈。随着“宝马香车人散,金铃彩幔花稀”的描写,诗人把春天的繁华与人间的喧嚣一一呈现出来,令人感到一种凄凉。
最后两句“年年此际对斜晖,可奈春归”,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深刻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每年此时,面对春天的余晖,诗人无奈感叹春天的离去,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离去,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象征是什么?
A. 繁华
B. 生机
C. 无常
“呢喃双燕傍檐飞”中,燕子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悲伤
B. 活泼
C. 平静
诗中提到的新衣象征什么?
A. 失去
B. 新的开始
C. 结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