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时间: 2025-05-02 12:42:56

诗句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

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56

原文展示: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作者: 包佶 〔唐代〕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
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日本国的使者在东海归国的情景。诗人赞美了日本国的才华与礼仪,认为两国的交往是友好的。使者们历经九次翻译,表达了对唐朝的尊重,强调了千年历史的传承。诗中提到的“野情偏得礼”,表现了日本使者的真诚,而“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则描绘了使者归国时的华丽场景。最后,诗人感慨到,早就预见这次来访的盛事,暗示着两国友好的未来。

注释:

  • 上才生下国:指的是日本国的才华出众,意指国家的文化与人才。
  • 九译蕃君使:指为了交流而进行了多次翻译,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千年圣主臣:指中国的历史悠久,反映了对唐朝的尊重。
  • 野情偏得礼:指日本使者的真诚与礼节。
  • 锦帆乘风转:描绘使者乘船归国的场景,象征繁荣与顺利。
  • 孤城开蜃阁:象征着城池的繁荣与美丽。
  • 晓日上朱轮:指清晨的美丽景象,寓意新的开始。
  • 涂山玉帛均:比喻两国的和平与友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和诗和咏物诗著称。其作品风格多样,善于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正值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时期。当时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学习使得两国关系日益紧密,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日本使者的祝福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日本国使者的欢迎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唐朝时期的国际交往文化。诗中描绘的使者归国场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当时两国友好关系的美好愿景。通过对“九译蕃君使”的提及,诗人强调了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表现出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在诗的最后,提到的“涂山玉帛均”则寓意着两国友谊的平等和美好,预示着未来的合作与繁荣。这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希望与祝福的交友之作,显示了包佶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才生下国:上才指的是优秀的人才,表达了日本国的优秀与蓬勃。
  2. 东海是西邻:指地理位置,强调两国相邻,便于交流。
  3. 九译蕃君使:说明为了沟通而多次翻译,体现了交流的复杂性。
  4. 千年圣主臣:强调唐朝的历史悠久,反映对唐朝的尊重。
  5. 野情偏得礼:表现日本使者的诚意与礼节。
  6. 锦帆乘风转:生动描绘了使者归国时的华丽场景。
  7. 金装照地新:象征着繁荣的新气象。
  8. 孤城开蜃阁:描绘美丽的城池,暗示繁荣。
  9. 晓日上朱轮:晨光照射,象征新的开始。
  10. 早识来朝岁:预言这次友好的来访。
  11. 涂山玉帛均:象征两国的和谐与友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锦帆”“金装”形象地描绘出使者的华丽与气派。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通过自然景象象征友谊与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中日友好的期待,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反映了唐代对外开放的文化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海:象征两国的地理位置与文化交流的便捷。
  • 锦帆:象征着繁荣与华丽的文化形象。
  • 孤城:代表着独特的文化与历史。
  • 晓日: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涂山玉帛:寓意着和平与友好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友好交流
    C. 个人情感

  2. “九译蕃君使”中的“九译”指的是什么? A. 九种语言
    B. 多次翻译
    C. 九个使者

  3. 诗中提到的“涂山玉帛均”暗示了什么? A. 战争
    B. 友好与和平
    C. 文化冲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包佶的《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但包佶的作品更加关注国际交往与文化交流,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两者在形式上都体现了唐诗的工整与美感,但主题和意境各有千秋。

相关查询

淡黄柳 道院中见黄木香词以咏之 淡黄柳 淡黄柳 淡黄柳 晚晴 淡黄柳 廿四年七月廿二日侍斠玄夫子游后湖,时四山淡漠,一雨霏微,景光凄绝 淡黄柳 淡黄柳·新柳 淡黄柳 筠甫重至韶州赋此为别忆昔五六岁时屡随侍过此今生已矣并以写意 淡黄柳 次姜白石韵,为向仲坚作柳戏填词图,并题 淡黄柳 辛卯上巳素涛阁茗坐论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算缗钱 彐字旁的字 包含倔的词语有哪些 卖履分香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白字旁的字 结草之固 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哀痛 气字旁的字 丧心病狂 机井 穷极思变 折文旁的字 不可揆度 饘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