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52
次韵郎中弟见寄
作者:李弥逊
筠溪岸上千竿竹,
梦想犹疑玉笋班。
只欠吾家小居士,
杖藜风雨亦来还。
在筠溪的岸边有千竿竹子,
我心中梦想犹如玉笋般摇曳。
只缺少我家那位小居士,
即使风雨交加,他也会拄着拐杖回到这里。
“杖藜”常用来形容隐士或志向高远的文人,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古时隐士常在自然中修身养性,诗中通过对理想朋友的描绘,反映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隐士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与友人郎中弟的书信往来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次韵郎中弟见寄》是一首以自然为背景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用“筠溪岸上千竿竹”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竹子不仅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也营造出诗人心中那份静谧和高远的情怀。接着,诗人通过“梦想犹疑玉笋班”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渴望,犹如竹笋般清新而脆弱,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中诸多不确定的思考。
“只欠吾家小居士”一句,诗人提到的“小居士”不仅是对友人的称呼,更代表了理想与追求的化身,说明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杖藜风雨亦来还”则透出一种坚定的信念,无论风雨如何变幻,真正的朋友和理想生活都将始终如一,矢志不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筠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竹子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草
“小居士”在诗中代表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诗人的老师
D. 诗人的家人
“杖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坚持与不屈
C. 轻松与自由
D. 怯懦与退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