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0:01
望桂林山水喜而有作
何桂珍 〔清代〕
桂林山水冠诸州,
天遣诗人豁远眸。
云气西侵昭岭色,
河声东泻广江秋。
孤城落日闻猿啸,
野水连天放棹游。
近日小斋无一事,
晚来强半为诗留。
桂林的山水在各州中独占鳌头,
上天派遣的诗人让我目光开阔。
西边的云气侵袭昭岭的颜色,
东边的河流在秋天里奔泻而下。
孤独的城堡在落日下传来猿啸,
广阔的水面与天空连成一线,游船在上漂流。
最近在小书斋里没有什么事情,
傍晚时分强迫自己写下这些诗句。
诗中提到的桂林,历史悠久,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昭岭是桂林的一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与喜爱。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何桂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有独特的风格。
这首诗是在游览桂林山水后写成,表达了诗人对桂林美景的赞美与诗人创作的心境。
这首诗以桂林的壮丽山水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诗的开篇便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美丽,使用“冠诸州”强调其独特地位,接着“天遣诗人豁远眸”则表现了诗人心胸开阔、视野广阔的状态。描写中,诗人通过“云气西侵”和“河声东泻”展现了山水的变化与流动,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孤城的落日与猿啸相结合,增添了几分孤寂与感伤。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在创作中的心态,表明即使在闲暇时光,也难以忘怀桂林的美景,因而将其化为诗篇。全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与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追求艺术的执着。
桂林山水在诗中被描述为:
A. 一般
B. 冠诸州
C. 无趣
D. 复杂
诗人提到“猿啸”是为了:
A. 增添孤独感
B. 描述动物
C. 表达欢乐
D. 无关紧要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
A. 无所事事
B. 对创作的热爱
C. 对自然的无感
D. 感到疲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