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5:50
感兴七首 其一
作者: 刘基 〔元代〕
昭代仁声浃九夷,
野无矛戟有镃基。
谁言潢海操兵寡,
却产宫庭制礼时。
广路駪駪周四牡,
阴风肃肃汉灵旗。
吊民伐罪元戎事,
旴食宵衣上圣思。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诗中提到,汉代仁德之声传遍了四方,然而边疆却没有兵器和战斗能力。谁说潢海之地兵员稀少,却在宫廷中设立礼制。宽阔的道路上马车行驶,阴风萧瑟,汉朝的灵旗在飘扬。哀悼百姓和讨伐罪犯的事情,夜以继日地上奏圣上,表达了对政治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作者介绍:刘基是元代著名诗人,号千里,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政治关怀和对历史的反思而著称。诗人在开篇就指出了汉代的仁德之声如何影响了四方,展现了古代帝国的盛况与壮丽。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却将视线转向边疆的战斗能力不足,暗示了国家在外部威胁下的脆弱。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宽阔的道路和阴风萧瑟的场景,渲染出一种沉重的气氛,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中提到的“吊民伐罪”更是直接展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整首诗不仅是在追忆历史的辉煌,更是在警醒当代的统治者应更加关注民众的安危与国家的未来。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理想国度的向往。
逐句解析: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描绘,诗人提醒统治者关注民众疾苦,增强国家防御,真正实现仁德治国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昭代”指的是哪个朝代?
“吊民伐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阴风肃肃”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基的《感兴七首 其一》与杜甫《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国家与民生的关切。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现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