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曾达臣挽词二首

《曾达臣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27 02:22:30

诗句

议论千千古,胸怀一一奇。

非关时弃我,不肯我于时。

老鹤云间意,长松雪外姿。

平生独知命,冷眼看人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2:30

原文展示:

曾达臣挽词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议论千千古,胸怀一一奇。
非关时弃我,不肯我于时。
老鹤云间意,长松雪外姿。
平生独知命,冷眼看人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胸中蕴含着无数奇妙的见解。并不是因为时代的缘故而被抛弃,我也不愿意被这个时代所束缚。就像在云中翱翔的老鹤,展现着它的志向;长松在雪中傲然挺立,彰显出它的风姿。我一生都明白自己的命运,冷眼旁观那些世俗人们的痴迷和执着。

注释:

  • 千千古:指历史的长河,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胸怀一一奇:形容诗人内心有许多奇特的想法和见解。
  • 非关时弃我:不是因为时代的原因而被抛弃。
  • 老鹤云间意:老鹤在云中飞翔,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长松雪外姿:长松在雪外傲然挺立,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冷眼看人痴: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世人对名利的追逐与执迷。

典故解析:

  • 老鹤:在古代文学中,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常与隐士、志士相关联。
  • 长松:松树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能够在严寒的冬季中保持绿意,常用以比喻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以清新、高远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人生态度和自然景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为悼念曾达臣所作,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冷静观察与独立思考。

诗歌鉴赏:

《曾达臣挽词二首》展现了杨万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人生的独到见解。诗人以“千千古”的历史为背景,表达了他胸中对于人生和世事的种种思考,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智慧。对比于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浮华,诗人似乎更倾向于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理解。他不愿被时代的潮流所左右,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志向与坚定的立场。

诗中的“老鹤”和“长松”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超然态度。老鹤在云间遨翔,象征着不受世俗束缚的自由与高远;而长松在雪中傲立,象征着不屈的精神与坚韧的品德。这两者不仅是对逝去的曾达臣的追忆,也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在严谨的结构中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冷静看待和对世俗的冷眼旁观,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沉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议论千千古:开头即显示出对历史的思考,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表明自己对历史的关注。
  • 胸怀一一奇:表现了诗人的见解独特,充满了对世事的独到理解。
  • 非关时弃我:强调自己并非被时代所抛弃,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 老鹤云间意:比喻诗人的志向高远,不愿沉沦于世俗。
  • 长松雪外姿: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老鹤形成鲜明对比。
  • 平生独知命:表现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清醒认知。
  • 冷眼看人痴:用冷静的态度看待世人的痴迷,表现出对世俗追求的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老鹤”和“长松”比喻高洁的志向与不屈的精神。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其更具生命力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立见解和对世俗浮华的审视。诗人不愿被时代所左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鹤:象征高洁、长寿与志向。
  • 长松:象征坚韧、不屈与高尚。
  • :象征纯洁与冷峻,反衬长松的挺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杨万里
    • D. 白居易
  2. “老鹤云间意”中的“老鹤”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高洁与志向
    • C. 忍耐
    • D. 世俗
  3. 诗中“非关时弃我”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自卑
    • B. 诗人对时代的反抗
    • C. 诗人对历史的无奈
    • D. 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C. 杨万里
  2. B. 高洁与志向
  3. B. 诗人对时代的反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杜甫: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社会的思考,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的超然态度,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
  • 李白与杨万里:李白的豪放与杨万里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在表现个人志向时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秋兰香 新荷叶 临江仙 丑奴儿(咏梅) 水调歌头(和赵用锡)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送韩子师侍郎序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俊彦 亦复如是 糹字旁的字 浴日补天 龙举云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红豆相思 火字旁的字 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焕的词语有哪些 挟义 梨花带雨 蔼如 工字旁的字 简历 豺开头的成语 权重秩卑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