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绝句九首 其一

《绝句九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0:19:30

诗句

异乡风景不知春,满地苍苔一病身。

睡起无人问幽独,杜鹃声在绿杨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9:30

原文展示:

异乡风景不知春,
满地苍苔一病身。
睡起无人问幽独,
杜鹃声在绿杨津。

白话文翻译:

在异乡的风景中,我不知道春天的来临,
满地的苍苔让我觉得身体虚弱。
醒来后没有人来问候我,孤独而幽静,
只有杜鹃在绿杨的水边声声叫唤。

注释:

  • 异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 风景:自然景色,这里指外地的景色。
  • 苍苔:指青苔,生长在地面上的一种植物,这里象征了诗人身体的衰弱。
  • 病身:病弱的身体,表明诗人的身体状况不好。
  • 幽独:独自一人,感到孤寂。
  • 杜鹃:一种鸟,春天常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绿杨津:指绿杨树旁的水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 杜鹃:在中国文学中,杜鹃鸟常常与孤独、思乡相联系。杜鹃的叫声被视为春天的象征,然而在此诗中却引发了诗人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独具匠心,融情入景,常表现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基身处异乡,经历生活的磨难和孤独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身心感受,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绝句九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孤独感受。开篇两句通过描绘异乡的风景与身体的虚弱,传达了诗人对生存困境的直面。诗人虽身处春天的季节,却因不知春来而感到失落,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发明显。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内心状态,清晨醒来,周围的人无人问候,深刻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提到杜鹃的叫声,既可视为春天的象征,也暗含了对故乡的眷恋,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张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异乡风景不知春

    • 在异乡的景色中,诗人未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现出对环境的陌生感。
  2. 满地苍苔一病身

    • 身体的虚弱与满地的青苔相映成趣,暗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疲惫。
  3. 睡起无人问幽独

    • 醒来后没有人来关心,展现了孤独的状态,令人感到无助。
  4. 杜鹃声在绿杨津

    • 杜鹃的鸣叫与春天的景象形成对比,既是春天的象征,也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杜鹃的叫声被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孤独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在异乡的孤独感,反映了人在异地生活的无奈与心灵的孤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苔:象征着衰弱与孤独。
  • 杜鹃:象征春天与思乡情感。
  • 绿杨津:营造出宁静而孤独的环境,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异乡”指什么地方? a) 故乡
    b) 外地
    c) 朋友家
    答案: b) 外地

  2. “满地苍苔”象征了什么? a) 生机
    b) 垂死
    c) 衰弱
    答案: c) 衰弱

  3. 杜鹃的鸣叫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欢乐
    b) 哀伤
    c) 春天的到来与思乡
    答案: c) 春天的到来与思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基的诗更显孤独和沉重,而王维的作品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宁静与和谐。两者都涉及孤独,但表现的情感和意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琴 怨别 大梁送柳淳先入关 送韩愈从军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 烛蛾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和钱侍郎甘露 答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周穷恤匮 緑茗 安结尾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舋难 金雁 平房 缶字旁的字 里落 有情有意 舌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左支右绌 郑开头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纤毫毕现 统筹统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