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9:10
原文展示:
渴人常梦饮,饥人常梦餐。中宵羁旅梦,两臂生羽翰。腾身入紫青,吹面天风寒。惊觉凛毛发,感我涕汍澜。
白话文翻译:
渴望饮水的人常常在梦中喝水,饥饿的人常常在梦中吃饭。在半夜的旅途中,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的双臂长出了羽毛,仿佛要飞起来。腾身而起,飞入青紫的天空,迎面而来的天风冷冽刺骨。惊醒之后,感到一阵寒意袭来,泪水也随之流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伯温,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因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而受到重用。刘基在诗词创作上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旅途之中,表现了诗人在孤独的旅程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了人在梦中渴望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对比,折射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杂诗四十首 其六》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诗作,诗人在梦中体验到的渴望与实际生活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头两句“渴人常梦饮,饥人常梦餐”简明而直接,展现了人在极端处境下的心理状态。渴望和饥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在梦中实现这些愿望则反映了诗人对逃避现实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更为生动,“两臂生羽翰”这一意象突显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求,象征着希望与理想的飞翔。然而“吹面天风寒”却瞬间把这种美好打碎,带来了现实的寒意,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苦涩。最后“惊觉凛毛发,感我涕汍澜”则是对梦醒后失落感的深刻描绘,泪水的流淌象征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哀伤。
整首诗在意境的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梦幻般的美好,又有对现实的冷酷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由、理想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渴人常梦饮”意指什么?
A. 渴望饮水
B. 梦中饮水
C. 现实中饮水
D. 不渴望饮水
“两臂生羽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食物的向往
D. 对旅行的厌倦
诗的最后一句“感我涕汍澜”主要表达了什麼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刘基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渴望与失落,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国情怀。刘基的梦中自由与杜甫的现实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为对《杂诗四十首 其六》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