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49
疏凿顺高下,结构横烟霞。
坐啸郡斋肃,玩奇石路斜。
古树浮绿气,高门结朱华。
始见峥嵘状,仰止逾可嘉。
这首诗描绘了山岭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在此时的感受。首先,诗中提到山体经过疏凿,顺着高低起伏的地势而建,结构形态如同横亘的烟霞。作者在郡斋中坐着,感受到一种肃静的氛围,欣赏着斜坡上奇特的石头。古老的树木散发着绿色的气息,高大的门楼上绽放着朱红色的花朵。此时,作者终于看到了那峥嵘的山峰,仰望时心生敬仰,赞叹不已。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著作以诗为主,风格以清新、奇特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峥嵘岭》写于孟郊的游山玩水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其带来的感悟。在唐代,士人游历山水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孟郊通过描绘山岭的壮丽,表达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峥嵘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山岭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作者用“疏凿顺高下”描绘出山体的雄伟与变化,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接着,作者在“坐啸郡斋肃”中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思考,表明他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心中也升起了对世事的沉思。
通过“玩奇石路斜”,作者进一步细化了对自然的观察,表现出他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古树和高门的描写,则营造了一个古朴而又生动的自然环境,体现出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一句“始见峥嵘状,仰止逾可嘉”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巍峨山峰的仰慕与敬畏,也隐含着一种人生哲学:对于自然的崇敬,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在自然面前的人生思考。它表现了孟郊对山岭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感悟,反映出一种追求真理和理想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高门结朱华”指的是什么?
“疏凿顺高下”中“疏凿”指的是什么?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孟郊的《峥嵘岭》均以山水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多强调视野的开阔与壮丽,后者则注重细节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