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

时间: 2025-05-02 14:17:51

诗句

隐咏不誇俗,问禅徒净居。

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

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

昭昭南山景,独与心相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7:51

原文展示:

隐咏不誇俗,问禅徒净居。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昭昭南山景,独与心相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禅宗修行者之间的对话,隐含而不张扬,不追求世俗的浮华。诗人仰望白云,想要将其字句寄托给青莲的书信。诗人想要回归古人那样的清静,坐在松树下,打开纸张写下自己的思考。南山的美景分外明朗,只有与我内心的宁静相合。

注释:

  • 隐咏:指隐秘地吟咏,形容诗歌内容不张扬。
  • 禅徒:指修习禅宗的僧侣或信徒。
  • 白云字:指如白云般清逸的文字。
  • 青莲书:青莲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或思想,这里比喻高雅的书信。
  • 拟古:模仿古代诗歌风格。
  • 昭昭:明亮、清晰的样子。
  • 心相如:心灵与自然和谐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巨舟,唐代诗人。他以诗歌中的清新、俊逸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对禅宗文化的向往之时。诗人通过访问寺庙,在静谧的环境中思考人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渴望。首句“隐咏不誇俗”即表明了诗人追求的境界,强调了与世俗的割裂。整首诗的意象清幽,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内心的静谧。尤其是“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体现了诗人对文字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向往,白云与青莲的结合象征着高洁的灵魂与智慧的交流。最后一句“昭昭南山景,独与心相如”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显示出一种和谐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隐咏不誇俗:隐秘地吟诵,不追求世俗的浮华。
  2. 问禅徒净居:向禅宗修行者请教,寻求内心的宁静。
  3. 翻将白云字:将白云般清逸的文字翻转。
  4. 寄向青莲书:寄托于高洁的青莲书信之中。
  5. 拟古投松坐:模仿古人,坐在松树下。
  6. 就明开纸疏:在明亮的环境中打开纸张,书写思考。
  7. 昭昭南山景:南山的美景清晰可见。
  8. 独与心相如:心灵与自然和谐相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字”,比喻诗歌的清新脱俗。
  • 对仗:如“隐咏不誇俗”与“问禅徒净居”,形成对称美。
  • 象征:青莲象征高洁的理想,南山象征宁静的自然。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追求超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通过与禅宗的对话,诗人期盼能在纷扰的世间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清逸与自由。
  • 青莲:象征高洁的情操与理想。
  • 松树:象征坚定与长久。
  • 南山: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隐咏不誇俗”是什么意思? A. 追求奢华
    B. 隐秘地吟唱,不张扬
    C. 公开表达情感
    答案:B

  2. 诗中“青莲书”象征什么? A. 普通书信
    B. 高洁的理想
    C. 友谊的信件
    答案:B

  3. 诗人在南山的感受是: A. 狂躁
    B. 宁静
    C. 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孟郊 vs 王维: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孟郊更注重内心的探索,而王维则注重自然的雄浑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温汤驿三首 岁穷雨夜独卧山斋 邛州青霞嶂 陪孙之翰太傅登成都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断章取意 金字旁的字 鸡不及凤 清天白日 入字旁的字 球子心肠 绫罗 弥沦 引咎责躬 隹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白日升天 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