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1: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34:25
月当亭千憩纤阿,拟逐春风到大罗。
急作新诗报天上,更凭阿监一声歌。
在月光下,亭子里千人闲适地聚集,想要乘着春风前往天上的大罗仙境。急忙写下新诗向天上报告,更要靠阿监的一声歌声来助兴。
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该诗可能是在一个月夜的聚会中创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合了对春天的憧憬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月夜再和》是一首充满春意和诗情的作品。全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月光洒在亭子上,千人聚集,无不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中。诗人通过"拟逐春风到大罗"的想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大罗天象征着极乐和神秘,是诗人心灵深处的渴望。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急切地想要通过"新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显示出他对创作的热爱与对交流的渴望。
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阿监”则为诗人增添了一个生动的角色,仿佛在月夜的聚会上,歌声的回荡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活泼与生动。整体来看,诗歌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月当亭千憩纤阿”中的“亭”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阿监”是指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错)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曾协的《月夜再和》更侧重于群体的欢聚和创作的激情,而《静夜思》则更强调个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两者的月夜意境各具特色,前者显得热闹而生动,后者则显得宁静而深邃。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月夜的不同情感和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