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墨梅

《墨梅》

时间: 2025-04-30 20:41:14

诗句

去年曾访林君复,烟水苍茫鹤未归。

不似对君横小幅,一枝和雪照柴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1:14

原文展示:

墨梅
作者: 黄石翁 〔元代〕

去年曾访林君复,
烟水苍茫鹤未归。
不似对君横小幅,
一枝和雪照柴扉。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曾经拜访林君复,
那时烟水迷蒙,仙鹤尚未归来。
这景象与我对君时的情景不同,
现在只有一枝梅花映着雪光,照亮了柴门。


注释:

  • 林君复: 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可能是指某位文人。
  • 烟水苍茫: 指雾气和水面交融的景象,形容环境的朦胧。
  • 鹤未归: 仙鹤未回,象征着孤独和失落。
  • 横小幅: 指一幅画,可能是梅花的画。
  • 和雪: 指梅花在雪中的景象。
  • 柴扉: 指木柴做的门,象征着乡村的简朴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鹤”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长寿与隐逸,通常与清高的文人精神相关联。此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尤其在寒冬中绽放,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石翁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风格清新脱俗,以梅花题材为主尤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这首《墨梅》创作于黄石翁与友人相约时,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梅花的热爱,融合了人生的孤独与自然的美。


诗歌鉴赏:

《墨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去访友时的情景,水雾弥漫,仙鹤未归,暗示着一种朦胧而又孤独的氛围。这里的“鹤未归”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梅花的描写,“不似对君横小幅”,这句中提到的“横小幅”可能是一幅梅花的画作,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一句“一枝和雪照柴扉”则将梅花的清香与雪的洁白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高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清高的气质,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曾访林君复: 诗人回忆去年去拜访朋友林君复,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2. 烟水苍茫鹤未归: 表现出一幅朦胧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空灵孤寂的感觉。
  3. 不似对君横小幅: 诗人对比两种情景,隐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4. 一枝和雪照柴扉: 用梅花和雪的对比,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坚韧与对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梅花比作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其坚韧与高洁。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使意境更加深远。
  • 拟人: “鹤未归”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孤独与美好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人生态度的坚韧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高洁与清雅,常与孤独的情感相结合。
  • : 代表纯洁和宁静,衬托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 : 象征长寿、孤独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林君复”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不知名的文人

  2. “烟水苍茫”描述的是怎样的环境?
    A. 清晰明亮
    B. 朦胧迷雾
    C. 干燥炎热

  3. 诗中梅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富贵
    B. 坚韧与高洁
    C. 贫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墨梅》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而《墨梅》则注重于对友谊的怀念和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诗歌意象》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您能更深入地理解《墨梅》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黄制属 挽分宁张少仙二首 挽分宁张少仙二首 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题竹洲 题赵南卿愚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门 鼠字旁的字 大可不必 屡战屡败 治跸 朝钟暮鼓 不世之仇 不徇颜面 髟字旁的字 回邪入正 口袋阵 雨字头的字 又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寿不压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