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18
谒束先生庙
作者:李若水 〔宋代〕
吊古怀骚人,接辔黄榆路。
疏风吹广原,马首飞埃度。
荒祠止道旁,古人寒鸦聚。
入门烟素横,虚壁丹青污。
再拜休庑下,追诵补亡句。
兴余归袖翻,低云挂秋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骚人的怀念,骑马走在黄榆树旁的路上,微风吹拂着广阔的原野,马头向前,扬起尘土。在荒废的祠堂旁边,古老的人们如寒鸦般聚集。走进门,烟雾弥漫,墙壁上的丹青已经污垢斑斑。再次在庙下拜首,追忆那些失落的诗句。从庙里出来,衣袖翻动,低沉的云彩挂在秋天的黄昏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骚人”特指屈原,他的作品《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诗中提到的庙宇,可能是为了祭奠屈原及其作品所建立的。
作者介绍
李若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和咏史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古人和古事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若水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谒束先生庙》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诗中通过对荒废祠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人和传统文化的追忆与敬仰。开头两句“吊古怀骚人,接辔黄榆路”,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屈原等古代诗人的怀念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宽广的原野和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中的“荒祠止道旁”,不仅暗示了古人已去的事实,也反映了社会对古代文化的遗忘。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入庙宇,见到墙上的画作已经污垢斑斑,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遗忘的无奈。再拜庙下,诗人追忆古人的诗句,表达了对失落文化的渴望与哀伤。最后一句“低云挂秋暮”以自然景象收尾,增添了诗的哀愁情绪,令人感受到深秋的萧瑟与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黄榆”、“寒鸦”、“秋暮”等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季节感和情绪,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人事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种对过往文化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骚人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时间流逝和文化遗忘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吊古怀骚人”中的“骚人”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屈原
C. 李白
“荒祠止道旁”中“荒祠”指的是什么?
A. 丰盛的庙宇
B. 荒废的祠堂
C. 新建的寺庙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欢愉
B. 伤感与孤独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离骚》与《谒束先生庙》:两者均为怀古之作,但《离骚》更具个人情感的悲怆,而《谒束先生庙》则更多表现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敬仰。
《登高》与《谒束先生庙》:杜甫的《登高》在描绘个人遭遇的同时,更多关注现实社会,而李若水则倾向于对古文化的反思与怀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