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碧桃

《碧桃》

时间: 2025-05-02 08:13:20

诗句

洗尽娇红出翠帷,玉人无语背斜晖。

绿华前度通仙谱,天水何年染素衣。

宴罢瑶池春梦断,影寒姑射夜深归。

禁烟时节多风雨,莫遣繁英一片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20

原文展示:

碧桃
黄石翁 〔元代〕

洗尽娇红出翠帷,
玉人无语背斜晖。
绿华前度通仙谱,
天水何年染素衣。
宴罢瑶池春梦断,
影寒姑射夜深归。
禁烟时节多风雨,
莫遣繁英一片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娇嫩的桃花在翠绿的帷幕中显现,然而美丽的女子却默默无语,背对着夕阳。下一句提到绿华(桃花)曾经通往仙人谱中,暗示了它的美丽与神秘。接着,诗人感慨天水何时才能将这美丽的衣裳染成素色。宴会结束后,瑶池的春梦也随之破灭,清冷的影子在夜深时分慢慢归去。最后的两句提醒我们在这个禁烟的时节,风雨交加,千万不要让繁花凋零。


注释:

  • 娇红:指娇艳的桃花。
  • 翠帷:绿色的帷幕,象征春天的生机。
  • 玉人:美丽的女子,常用以形容绝色佳人。
  • 斜晖: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绿华:指桃花的绿色叶子,象征生机与美丽。
  • 通仙谱:指与仙人有关系的谱系或典籍。
  • 瑶池:传说中仙女聚会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和欢乐。
  • 姑射:指的是仙女的名字,传说中居住在姑射山。
  • 禁烟:指禁止烟火,是春天时节的一种习俗。
  • 繁英:繁盛的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石翁,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在元代文学中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

创作背景:

《碧桃》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此时的文人往往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对春天的描绘和对桃花的沉醉,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碧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诗,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开头的“洗尽娇红出翠帷”便以生动的形象将桃花的美丽展现出来,接下来的“玉人无语背斜晖”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诗中女子的沉默,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深切的内心感受。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通过桃花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在“宴罢瑶池春梦断,影寒姑射夜深归”中,诗人把宴会的欢乐与春梦的破灭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宴会的结束意味着美好时光的终结,夜深时分的归影更是增添了孤独感。最后几句“禁烟时节多风雨,莫遣繁英一片飞”则是对生命脆弱的感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让美丽的瞬间轻易逝去。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深刻的哲思,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洗尽娇红出翠帷:桃花在翠绿的帷幕中显露出娇艳的红色,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2. 玉人无语背斜晖:美丽的女子默默无语,背对着夕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3. 绿华前度通仙谱:桃花的美丽曾经通往仙人的谱系,意在形容其美丽与神秘。
  4. 天水何年染素衣:诗人感叹,天水何时能将这美丽的衣裳染成素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5. 宴罢瑶池春梦断:宴会结束后,春天的梦境随之破灭,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6. 影寒姑射夜深归:夜深时分,孤独的影子渐行渐远,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7. 禁烟时节多风雨:在这个春天的禁烟时节,风雨交加,暗示着生活的不确定性。
  8. 莫遣繁英一片飞:劝诫人们珍惜美丽的花朵,不要让它们轻易凋零,反映出对生命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美丽的女子,增加了情感的代入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玉人无语”。
  • 对仗:如“宴罢瑶池春梦断,影寒姑射夜深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桃: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
  • 玉人:代表着理想中的美。
  • 瑶池:象征着欢乐与仙境的美好。
  • 斜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夕阳的美好。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碧桃不仅是春天的象征,还代表着美好和短暂的生命。诗中涉及的瑶池、姑射等典故,揭示了中国古代对仙境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人无语”意指什么?
    A. 玉人说话
    B. 玉人沉默
    C. 玉人唱歌

  2. “禁烟时节”指的是什么?
    A. 禁止火灾
    B. 春天的习俗
    C. 冬天的节令

  3. 诗中反复提到的意象是什么?
    A. 桃花
    B. 夜晚
    C. 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杜甫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诗作:对比《碧桃》的春天意象,分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相似与差异。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情感基调更为宁静,与《碧桃》的惆怅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选读》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碧桃》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倪尚书归霅川 送李子方 思故人 双桂堂 述事 寿昌道中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 上赵漕 上运管张平国 上运管张平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苏裱 数以万计 摸鸡偷狗 不媿下学 风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安难乐死 豁嘴 不期然而然 拭抹 赌神发咒 柴开头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僬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