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58
减字木兰花
黄庭坚
见,复用前韵先往使君那里。
千骑尘中依约是。
拂我眉头。
无处重寻庾信愁。
山云弥漫。
夹道旌旗联复断。
万事茫茫。
分付澄波与烂肠。
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我再次踏上前往你那的旅途,仿佛在千军万马的尘土中看见你。轻轻拂去我眉头的愁绪,却又无处可寻庾信的忧伤。山间的云气弥漫,夹道而立的旌旗时断时续,心中万般事物都显得模糊不清,只能把这份惆怅与澄澈的河水和我内心的烦恼一起交托。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主张诗歌要有情感和哲理,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以简洁而意蕴深远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情感的纠葛与思绪的纷乱。开篇以“见,复用前韵”引出,使人感受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交织,仿佛是在追寻某种失落的情感。接下来的“千骑尘中依约是”更是将作者的思绪与外在的环境结合,展现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无处重寻庾信愁”一句,直接引入庾信这个历史人物,增添了诗的文化厚度。庾信的愁苦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使得这份愁绪不仅是个人的,更是历史的共鸣。至于“万事茫茫”则表现出一种迷惘,似乎在无尽的思考中迷失了自我,最终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分付澄波与烂肠”,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词在意象的营造上非常讲究,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得这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迷茫,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表达。通过历史典故的引入,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使得个体情感与历史相互交融。
《减字木兰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庾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晋代
“万事茫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