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23
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 ——黄庭坚
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
功名富贵久寒灰,
翰墨文章新讳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
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
饮客不来但自酌。
年轻时得意于从军的乐趣,
晚年却被命运安排在闲处。
功名富贵早已成过眼云烟,
而书法文章却是新的追求。
是非之事不必去分辨今昔,
就像那孤高的云月,公也无妨。
我喜欢在这里醉酒思乡,
不等客人光临,只自饮自酌。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深具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作者在年轻时曾参加过战争,后因种种原因而归于闲适,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这首《木兰花令》体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中开篇以“少年得意从军乐”引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接着转入“晚岁天教闲处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志向与晚年闲适的境遇,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态。他不再执着于名利和功名,反而将重心转向了翰墨和文章,体现出一种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其次,诗中“是非不用分今昨”的句子显示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强调了不必过于在意外界的纷扰和评价,反而应当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诗人通过“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人生哲学。
诗词测试:
黄庭坚的《木兰花令》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艺术的热爱
C. 对战争的怀念
D. 对社会的批评
诗中提到的“翰墨文章”指的是什么?
A. 书法和文学创作
B. 战争与功名
C. 酒与乡愁
D. 自然风光
诗人对“是非”持什么态度?
A. 纠结与分辨
B. 超然与淡然
C. 忽视与放弃
D. 积极参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