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1:22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
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
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秋雨淅淅沥沥,寒月照着幽暗的夜晚。
马在嘶鸣,车铃在响,周围的生灵都难以安宁。
有人在梦中追求超凡脱俗,试图卸下儒生的束缚。
但在明亮的镜子前,看清自己,真正要做到的却是多么艰难。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及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情而著称。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作品常常蕴含哲理与感悟。
此诗作于寒冷的夜晚,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超越世俗的渴望。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展现了黄庭坚在面对寒夜孤寂时的思考与情感。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细雨、寒月、马嘶、车铎等元素交织成一种生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不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梦超俗”与“脱儒冠”,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也揭示了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解放的艰难。最后一句“正尔良独难”更是道出了追求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艰辛,深刻而富有哲理。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体现了追求理想与自我解放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对于自由与真实自我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与自然景观相关,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索索”的意思是:
A. 嘈杂的声音
B. 细雨的声音
C. 风声
D. 鸟鸣声
诗中提到的“脱儒冠”象征什么?
A. 放弃传统束缚
B. 追求财富
C. 追求名声
D. 追求权力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孤独与追求
C. 愤怒
D. 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