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3
原文展示:
埤堄秋深落木空,十年重听皖江鸿。
潮声暝接千峰雨,塔顶高盘万里风。
吴楚上游新组练,中原落日旧艨艟。
欲商尊酒同心远,惆怅龙门意未穷。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埤堄,树木凋零,显得空荡荡的;十年之后,我再次听到皖江的鸿雁鸣叫。
潮水声在傍晚与千峰的细雨相接,塔顶高高耸立,迎着万里长风。
吴楚的上游新船汇成了水流,中原的落日映照着旧日的战舰。
我想和朋友共饮美酒,心意远在天涯,但对龙门的惆怅情思却始终无法尽释。
注释:
- 埤堄:指的是埤塘或小池,形容环境。
- 皖江:指安徽省的江河,象征故乡的声音。
- 潮声:海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塔顶:高塔的顶部,寓意高远的志向与视野。
- 吴楚:指的是中国的吴地和楚地,象征江南和中原地区的交汇。
- 艨艟:旧时的战舰,带有历史的沉重感。
- 龙门:可能指代某个文化或历史的象征,表达作者心中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宾王,清代诗人,生于安徽,因其独特的诗风和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离乡多年后,重回故地时的感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第一联通过描写秋天的萧条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树木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其次,十年重听的鸿雁声唤起了作者对过往的回忆,这种对故乡的声音的依恋,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情感的深厚。
接下来的两联,作者用潮声、雨、塔顶的意象构建出一种开阔的自然画面,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壮丽,也映射出作者心境的高远与豪情。尤其是“万里风”与“千峰雨”的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渴望与惆怅,虽然希望与朋友共饮畅谈,但对龙门的惆怅却让他无法完全释怀。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深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埤堄秋深落木空:描绘秋日萧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 十年重听皖江鸿:十年不见,重听鸿雁声,唤起乡愁。
- 潮声暝接千峰雨:潮水声与细雨交融,景象宁静而美丽。
- 塔顶高盘万里风:高塔之上,面对万里长风,象征着追求与志向。
- 吴楚上游新组练:描绘江南与中原的水路交汇,生动地展现了地理与历史的交融。
- 中原落日旧艨艟:旧日战舰的落日映衬着历史的沉重感。
- 欲商尊酒同心远:想与友人共饮,表达出情谊的渴望。
- 惆怅龙门意未穷:对未来的迷惘与思考,情感深沉而复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潮声暝接千峰雨,塔顶高盘万里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 比喻:将潮声、雨、风等自然现象比作情感的象征,深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鸿雁:象征故乡的召唤与思念。
- 潮声: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平和。
- 龙门:象征着人生的转折与未解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埤堄”指的是?
-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A. 十年重听皖江鸿。
- B. 惆怅龙门意未穷。
- C. 中原落日旧艨艟。
- D. 潮声暝接千峰雨。
-
“万里风”体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壮丽
- B. 友人的情谊
- C. 人生的艰辛
- D. 对未来的迷惘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写了秋天的孤独与思绪。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与本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以直接的情感表达为主,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在表达相似情感时的不同风格与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