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21
蓦山溪·王徐道友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王徐道友,今日重相别。
甚日再相逢,到来岁新秋重歇。
一年一到,百载几番来,且暂坐,
意休忙,乌兔生还灭。
人间宠辱,辱似圆光缺。
少喜虑多忧,想憎爱是非慵说。
天元将尽,奉劝速修真,
游洞府,隐松峰,无事看庄列。
王徐道友,今天再次分别。
不知何时再相逢,或许到明年新秋再聚。
一年又一年,百年如梦,且暂时坐下,
别再忙碌,乌兔生灭无常。
人世间的荣辱就像圆月的缺损。
少一些快乐,多一些忧虑,
对那些憎爱是非,懒得再去说了。
天命将尽,劝你速速修行,
去游览洞府,隐居松峰,无事时看看庄稼。
作者介绍: 刘处玄,元代诗人,道教徒,以诗歌表达道教思想,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与自然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友分别之际,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道教修身养性的理念。
《蓦山溪·王徐道友》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首先以“今日重相别”引入,展现了与朋友分别的情感,紧接着“甚日再相逢”则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接下来,诗人借用“乌兔生还灭”来象征人生的无常,提醒世人珍惜眼前。接着,诗中对“宠辱”的思考,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世事的看淡,认为荣辱如月缺月圆,了无痕迹。最后,诗人劝慰朋友修真,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游览洞府,隐居松峰,体现了道教的思想。这首诗整体上以简洁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展现了道教的哲学智慧与人情世故的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徐道友是指谁?
诗中提到的“乌兔”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游洞府,隐松峰”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